不卡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簡體 | 繁體 | 網站支持IPV6

盤錦市雙臺子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布日期:2017-04-13 瀏覽次數:1003

 

盤錦市雙臺子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2016年,全區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四個著力”要求,按照“一帶三區”空間總布局,大力實施五大發展戰略,統籌抓好各項工作,全區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全區在地口徑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2億元,同比增長0.8%。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7億元,同比增長0.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8%;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67.2億元,同比增長0.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0.1%,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實現51.1億元,同比增長2.3%,拉動經濟增長0.9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實現16.1億元,同比下降4.8%,拉低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63.1億元,同比增長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1%,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比由上年同期的1.3:52.7:46,調整為1.3:50.9:47.8。
2015年、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結構對比(在地)
 
 

 
按所屬口徑核算,全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7.3億元,同比增長0.3%。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7億元,同比增長0.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4%;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42.5億元,同比下降0.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6.4%,拉低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實現26.4億元,同比增長1.9%,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實現16.1億元,同比下降4.8%,拉低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63.1億元,同比增長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4%,拉動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三次產業比由上年同期的1.6:41.3:57.1,調整為1.6:39.6:58.8。
2015年、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結構對比(所屬)
 

 
 
二、農林牧漁業
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3210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3%。其中:農業產值實現18873萬元,同比增長7.7%;林業產值實現547萬元,同比增長67%;畜牧業產值實現6239萬元,同比下降19.9%;漁業產值實現5718萬元,同比持平;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實現725萬元,同比下降6.2%。
全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4015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28993蔬菜產量10818蛋類產量1770肉類總產量1650其中豬肉產量1251禽肉產量387牛肉產量3噸。全年生豬出欄16437家禽出欄24.5萬只
全區河蟹養殖面積4346畝,泥鰍魚養殖面積2359畝。完成水產品監測樣品2個,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完成金花源養殖有限公司的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工作。
全區年末擁有機械總動力4.3萬千瓦,擁有拖拉機600臺,拖拉機配套農具568臺,機引犁150臺,旋耕機180臺,水稻插秧機330臺,農用排灌機械165臺,聯合收獲機130臺,漁業機械400臺,農田基本建設機械30臺。
 
三、工 業
全區在地口徑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310.8億元,同比下降7.9% 。其中:華錦集團實現總產值222.5億元,同比下降0.3,所屬口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88.3億元,同比下降22.8%。
全區在地口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6.3億元,同比增長2.6% 。其中:華錦集團實現工業增加值30.4億元,同比增長2.8,所屬口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5.9億元,同比增長2.2%。
全區所屬口徑規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6億元,同比下降36.5%。實現利稅總額-1.4億元,同比下降119.3%。超億元企業11家,2016年實現工業總值33.6億元。
 

 
全區規上工業按行業劃分,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業、橡膠及塑料制品業,實現總產值77.7 億元,同比下降-24.6%,占全部工業比重的8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7億元,同比下降47.5%,占全部工業比重的71.9%;實現利稅總額-2.47億元,同比下降135.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總產值7.8億元, 同比增長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58.4%,實現利稅總額0.9億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實現總產值0.6億元, 同比下降37.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利稅總額0.09億元;其他行業實現總產值2.2億元,同比下降13.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億元,同比下降11.5%,實現利稅總額0.05億元。
 
 
四、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筑業
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實現60.4億元,同比下降33.7%。按產業性質劃分,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0.5億元,同比下降14.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9.9億元,同比下降35.8%。按項目性質劃分,基本建設完成投資32.4億元,同比下降24.1%;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8億元,同比下降42.1%。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控股經濟實現投資27億元,同比增長1.1%;私營、個體經營企業實現投資32億元,同比下降38.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投資1.4億元,同比下降82.9%。
 

全區年末擁有資質內建筑業企業30家,簽訂合同額 55億元,同比下降1.8% 。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6.4億元,同比下降25.5%。竣工產值9.2億元,同比下降56.6%。
房地產開發施工建筑面積31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22.5億元,同比下降32.5%;商品房銷售面積58.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4%。
 
五、國內貿易和外經外貿
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4%。其中:中國石油總公司零售總額實現11.2億元,同比下降6.8%,區內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9.8億元,同比增長9.4%。區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7.6億元,同比增長9.6%,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2億元,同比增長4%。
限額以上法人企業批發零售業商品中,糧油、食品、飲料及煙酒類零售額實現1.7億元,同比持平;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實現2億元,同比增長2.1%;化妝品類零售額實現0.2億元,同比增長3.4%;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實現0.7億元,同比下降20.4%;日用品類零售額實現0.3億元,同比增長1.2%;五金電料類零售額實現0.02億元,同比增長2.7%;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實現0.03億元,同比下降8.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實現0.8億元,同比下降4.5%;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實現2.1億元,同比增長19.8%;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實現0.01億元,同比下降3.8%;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實現0.6億元,同比增長40.4%;其他類零售額實現1.4億元,同比增長12.8%。
全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4%,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指數為102.5%,衣著類價格指數為101.3%,居住類價格指數為99.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指數為100.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指數為100%,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指數為103%,醫療保健類價格指數為101.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指數為101.1%。
全年,我區實際利用外資實現247萬美元;出口創匯實現5426萬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8%。
 
六、財政、稅收和金融
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56456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稅收收入實現52311萬元,同比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實現96917萬元,同比下降38.1%。
全年全部稅收實現84900萬元,同比增長10.8%。按稅種劃分,國稅實現44517萬元,同比增長22.9%,其中增值稅實現39183萬元,同比增長30.3%;地稅實現40383 萬元,同比下降0.1%,其中營業稅實現10764萬元,同比下降30.7%。按產業劃分,第二產業稅收實現37193萬元,占全部稅收的43.8%;第三產業稅收實現47677萬元,占全部稅收的56.2%。
全年新增貸款余額24億元,同比增長114.3%。融資總量實現46.7億元。全年全區5家擔保公司共完成擔保業務27筆,擔保額22030萬元;4家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10筆,發放金額810萬元。
 
七、科學技術、教育、衛生、文化和體育
全區科技事業全面發展,全年培育新增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4家。所屬企業申報發明專利79項。新增小微企業4097戶,完成個轉企升級570戶,已投入使用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5個。
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區建設。全區現有初級中學5所,初中教職工550人,在校學生5144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教職工89人,在校學生593人;小學14所,教職工856人,在校學生1055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畢業生合格率均保持100%;幼兒園69所,(其中公立幼兒園3所),教職工671人,在園幼兒5049人。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全區配備多媒體教室436個,百兆光纖進校,并入市教育局教育城域網,實現了“三通兩平臺”,達到資源共享。
堅持改革與創新并舉,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截至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41個,其中企業醫院1家、民營醫院7家、個體診所110家(西醫內科47家、中醫21家、口腔科25家、婦科8家、其他9家)、門診部4家、醫療美容診所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家、鄉鎮衛生院1家、村衛生室14家。
婦幼工作日趨完善,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全面開展。為農村戶籍孕產婦實施人均500元的住院分娩補助、目標人群增補葉酸服用率達到95%。全年孕前優生健康檢查997對,唐氏綜合癥篩查909例,孕中期B超篩查檢查1849例,新生兒篩查1662例。
文體工作不斷完善。區文化館和圖書館全面升級,館舍面積已達到國家二級館標準。省圖書館電子數字驛站在我區設立,與省圖書館共享圖書種類2600種。全區公共廣場健身器材投入量達到347件,分布在17個大小廣場。社區書屋實現全覆蓋,全年送戲下鄉80場,放映公益電影300場。
 
八、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
基礎設施工作加速推進。環島路道路工程已完成2100米路槽開挖、基礎墊層、水穩層施工,施工中遷移樹木200余棵;城北街(城北廣場至立交橋段)道路工程鋪設黑色路面1.6萬平方米;向海大道北段鋪設機動車道2.1萬平方米、非機動車道3000平方米、人行道4500平方米;完成了一統河南路谷家泵站廣場、云翔小區廣場、二中北廣場、育紅小區廣場、中鴻基名都南側廣場五個社區廣場建設工程,總面積達到4542平方米;全區10條主街路進行了維修改造,維修改造路面2萬余平、人行道板1.68萬平、牙石300余塊。
年新增綠化面積17.01公頃,栽植喬木9345株、灌木73755株,共投入資金3394.5萬元。
城區管理工作力度持續加強,宜居水平不斷提升。投入資金3424萬元改造敷設老舊鑄鐵管網22.86公里,已全部通氣運行;全區11個行政村和良種場共5128戶開展了氣化農村工作截至年底,全區9個行政村和良種場已經通氣,鋪設管線長度170公里(其中中壓管線為89公里,低壓管線為81公里),鋪設房檐管97.2公里,覆蓋率為95%,建成調壓室(箱、柜)47座(個),入戶安裝3676戶,企業已完成投資8152萬元,燃氣初裝費已收取486萬元。
棚戶區改造實現新突破全年棚戶區改造任務3737戶,(其中:曙光北小區1175戶、翔河灣地塊1302戶、良種場地塊1260戶)。確定3個棚改地塊集中建設回遷樓進行回遷安置,截至年底,已完成樁基礎施工3737套,完成年任務的100%。全區提供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1260套,其中建設960套,購買300套,已分配入住廉租房423戶,工業園區分配200套。
環保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共檢查企業104家,出動現場檢查260余人次,共發現環境安全隱患或環境違法行為31件,對31家企業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全年共處理信訪案件215件,處理率100%。大力開展涉農街鎮的農村氧化塘建設工作,目前,我區12個涉農行政村建有生態氧化塘20個,面積7600平方米。全年淘汰10噸以下燃煤鍋爐41臺。全年共受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11家,清理“未批先建”違法違規建設項目34家,淘汰關閉違法企業29家。
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加大對違法施工的查處。全年共檢查企業1520家次,發現安全隱患759項,下達現場檢查記錄309份,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205份,整改復查意見書130份。隱患整改已全部完成。全年共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46個,立案43宗,累計處罰金額903.1萬元。未招投標處罰22宗,處罰金額192.23萬元。未辦理施工許可證處罰21宗,處罰金額710.87萬元。實現了安全生產指標考核“零死亡”的工作目標。
 
九、司法行政
   由于行政區劃調整,將原來的10個司法所調整為8個,取消了東風司法所和化工司法所,新成立了統一司法所,其中7個司法所為省級規范化司法所。建立健全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132個,其中規范化的人民調解委員會110個。全年共調解糾紛216件,調解率達到100%。排查糾紛377次,預防糾紛110件。
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承辦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42件,人民滿意度逐年上升。社區矯正工作有序開展。全年共為法院出具調查評估意見函97件,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502人,累計解除社區矯正367人,在冊135人,對4名社區服刑人員給予了警告處理。
建立健全了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制度,做到幫教期限內的刑滿釋放人員底數清、情況明。對年初以來接收的98名刑滿釋放人員,都進行一對一幫教措施,確定幫教責任人,簽訂幫教合同,定期進行走訪,努力減少脫管、漏管問題的發生,重新違法犯罪率為零。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區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6233元,同比增長7.5%。
婚姻登記工作有序進行。全年登記結婚1875對,結婚人數3750人,同比下降4.73%,其中初婚3308人,同比下降6.71%,再婚442人,同比增長13.33%。離婚登記971對,1942人,同比增長4.86%。
貧困人口不斷減少。全年全區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659人,比上年減少1972人;補助優撫人數553人,比上年增加17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48人。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總量39261人,實收養老保險金17081萬元,其中統籌部分12539萬元,個人賬戶4542萬元。全區企業離退休人員11131人,支付養老保險金21017萬元。養老保險金待遇資格認定率達100%,按期足額社會化發放率100%。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7042人,享受退休待遇7187人,支付退休金950萬元。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148戶,參保人數4227人,年初以來征繳養老保險金5100萬元,共有1516人享受退休待遇,支付養老保險金4968萬元,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率100%。
扎實推進殘疾人康復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全區持有二代殘疾人證6322人,其中視力殘疾615人,聽力殘疾431人,言語殘疾52人,肢體殘疾4105人,智力殘疾511人,精神殘疾569人,多重殘疾39人。全年共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159例;完成精神病患者服藥救助88人;盲人定向行走訓練15人;0-17歲智力殘疾兒童機構康復訓練3人;0-17歲孤獨癥殘疾兒童機構康復訓練10人。全年發放大宗殘疾人輔助器具737件。其中肢體殘疾人輔助器具發放705件,包括輪椅121輛、單點手杖81個、坐便椅50個、浴凳78個、助行器80個、四角手杖94個、靠背架60個、移乘板68個、腋杖32支、電動輪椅6輛、兒童站立架3個、兒童輪椅4輛、肘杖24個、防褥瘡坐墊3個、帶座手杖1個;視力殘疾人輔助器具配發發放32件。
 
十一、人口和勞動就業
年末全區總戶數72251戶,戶籍人口200244人,其中城鎮人口183317人,占全區人口比重91.55%,鄉村人口16927人,占全區人口比重8.45%;男性人口99870人,占全區人口比重49.87%,女性人口100374人,占全區人口比重50.13%0-17歲人口26997人,占全區人口比重13.48%18-34歲人口40751人,占全區人口比重20.35%35-59歲人口91329人,占全區人口比重45.61%60歲以上人口41167人,占全區人口比重20.56%。遷入人口1049人,遷出人口1995人。
全年出生人口1205人,其中本省戶籍人口1192人,非本省戶籍人口13人;男孩647人,女孩558人;一孩出生人數850人,二孩出生人數347人,多孩出生人數8人。全年死亡率4.6‰,自然增長率2.3‰。
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42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扶持創業帶頭人535人、帶動就業3215人;實現完成全民創業2255戶、帶動就業7890人;遴選創業導師10人,舉辦創業大講堂3次,參加人員近200人;全區共審核、申報小額貸款240戶,申請小額擔保貸款1817萬元。
 
十二、其他
發揮區三級宣講隊伍作用,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用百姓的視角、話語廣泛深入開展宣講活動500余場,受眾達萬余人次,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會“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四個著力”的基本要求,增加認同、增強自信,凝聚起全區人民的強大合力,為實現“十三五”全面轉型發展夯實思想基礎。
深入推進文明城建設,市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對工作成績突出的36個先進集體和93個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制定下發“五大創建”工作方案,持續開展“治臟、治亂、治違、治堵”等專項活動。積極開展誠信教育等主題實踐活動,努力實現行業文明。
加強網絡宣傳管理,唱響網上輿論傳播主旋律。區門戶網站開通了“兩學一做”“長征勝利80周年”“第八次黨代會”等5個專欄;登載各類新聞1195篇(條),解決民意征集問題11條;收集編發網絡輿情送閱單10期,成立50人的區網評員隊伍,累計發表正能量文章及評論3000余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