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市民公園3個,新增綠化面積77公頃;完成公共租賃住房建設1260套;新建全省首家智能化養老福利院,實現低保城鄉一體化,連續五年提高低保標準,由396元/人月提高到589元/人月;實現實名制新增就業再就業57909人次,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一組組民生數據,流露出暖意,傳遞著幸福。我區始終把改善民生放在工作重要位置,盡最大努力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城市改造輻射廣
“既可以享受舒適的環境,又可以與國際化發展接軌,對我們老百姓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區勝利街道旌旗社區的王大爺走在干凈整潔的小區里,不由得笑在臉上,喜在心頭?! ?/span>
改善民生,就是要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幾年來,我區積極完善城市功能,對繁榮小區、人合小區等16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整治改造。新建民生公園、濕地公園北岸三期、市民公園3個公園,新增綠化面積77公頃。新建湖濱廣場、遼河廣場等五個公共廣場,新增綠化面積6公頃。改造了鳳凰廣場、天河廣場等10余個城區大小廣場。新建中華路、一統河南路、杜田公路等6個城區綠道,新增綠化面積80公頃。對東風小區、旌旗小區等棄管小區進行了綠化提升改造,改造面積約120公頃。完成房地產開發項目43個,商品房銷售145億元。完成共建保障房小區7個,1260套公共租賃住房建設以及約33000套棚戶區改造任務,共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20個,297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覆蓋率達到82%以上。啟動燃氣進村工作,全區11個行政村和良種場共5128戶實行燃氣進村,目前已經送氣2000多戶。
社保就業路更寬
“建成全民創業孵化基地,吸納就業人員251人”“開展三年全民創業援助行動計劃”……我區認真推進就業創業、職業培訓、困難人員援助就業、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援助政策等,受益的居民對此紛紛點贊。
就業是民生之本。全區的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也進一步優化。五年來,實現實名制新增就業再就業57909人次。勞務輸出人數14598人次。扶持創業帶頭人2440人,帶動就業人數14647人。累計培訓9833人。進城務工農民5240人。創業培訓1391人。共審核批準小額擔保貸款483戶,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154.6萬元,對有就業需求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實行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五年來,全區發布空崗信息企業4245家次,工種類別643個,崗位信息11671個,求職登記數37612人。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規范。全區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到各類用人單位,從城鎮擴大到農村、從單位職工擴大到城鄉居民。基本構建起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為主體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框架。全區企業養老保險參??偭?/span>39192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0000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27人。
社會事業百花放
今年5月28日,區社會福利院搬遷到新址,這是全省首家建成投入使用的智能化養老福利院!福利院占地39畝,建筑面積13724萬平方米。福利院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技術,實現了“互聯網+養老”的管理服務模式。我區還不斷推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ブ航ㄔO,現已完成6個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預計年底前實現3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完成4個農村幸?;ブ焊臄U建。
教育是民生之基。實施教育強基工程,平穩接收了市下放的8所中小學,濱河實驗學校、新城幼兒園實現開工,啟動了高家小學、第一中學擴建和文慧幼兒園改造,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提高到18.7%。
開展文化惠民工程,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不斷完善。不斷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新城體育公園交付使用,全民健身中心開工建設,新增社區室外活動廣場5個,開放了學校操場作為市民鍛煉場所。深化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成“兩院兩中心”建設,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實現公益性回歸……這一系列的發展成果,使我區的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呈現出一片百花齊放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