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雙區政辦發〔2017〕95號盤錦市雙臺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雙臺子區 “救急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11-22 瀏覽次數:584

 街(鎮),區政府各相關部門: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雙臺子區“救急難”工作實施方》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盤錦市雙臺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823

 


雙臺子區“救急難”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遼寧省社會救助實施辦法》,切實解決困難群眾遭遇的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急難問題,根據《遼寧省民政廳 遼寧省財政廳關于全面推開“救急難”工作的意見》《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意見的通知》《盤錦市民政局 盤錦市財政局關于全面開展“救急難”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引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總要求,遵循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基本方針,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統籌社會資源,形成救助合力,編實織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安全網,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存權益。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保基本、托底線、救急難應救盡救。著眼于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困難,讓有急難的群眾都能按規定得到應急性、過渡性救助。

2.堅持部門聯動,形成多方參與的“大救助”格局。發揮部門職能作用與建立高效聯動機制有機結合,形成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大救助”格局,提升社會救助的綜合效益。

3.堅持資源統籌政府救助、社會幫扶、家庭自救相結合。統籌使用各類救助資源,充分發揮各級慈善組織的作用,積極引導、鼓勵各類組織、單位、愛心人士、社會工作者參與“救急難”工作,幫扶指導家庭自救。

4.堅持及時便捷主動發現快速響應及時施救。建立主動發現、快速響應機制,制定快捷可行的申請審批程序,確保對困難群眾發生的急難問題施救及時、便捷。

(三)主要目標

通過全面建立“救急難”長效機制,對遭遇急難的城鄉困難群眾及時給予救助,切實保障基本生活,最大限度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和心理底線事件發生,守住人民群眾基本民生安全底線。

二、救助對象

“救急難”的救助對象為我區轄區內有急難的群眾,既包括戶籍人口,也包括非戶籍人口。主要包括下列急難家庭和個人:

(一)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造成家庭損失慘重或一個時期支出陡增,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

(二)因突患重大疾病需要緊急治療,個人和家庭暫時無法支撐或無力支撐的;

(三)因家庭成員一直患病或殘疾,造成個人負擔的醫療、康復、護理等費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長期嚴重困難的;

(四)低保、低收入等困難家庭,因子女在國內正常就學造成家庭必需支出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為繼的;

(五)因自我創業或扶助生產失敗、就業下崗,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嚴重困難的;

(六)因重大安全事件或群體性事件,導致涉事人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難的;

(七)因患有特殊疾病或遭遇特殊變故,導致生活貧困、悲觀絕望、失去生活信心的;

(八)政府規定需要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難群體(因較大范圍的水災、旱災、風雹等自然災害,以及發生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需要開展緊急轉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程序及標準

(一)對符合現行救助(保障)制度的急難事項,按有關政策規定辦理。對其他急難事項,采取一事一議的審批辦法,原則上實行會議審批制。簡易救助金額:500元以下(含500元),由社區(村)受理、評議、評估、審核、審批;一般救助金額:3000元以下(含3000元),由各街受理、評估、審核、審批;特殊救助金額3000元以上,經社區居民代表評議,由各街(鎮)評估審核,經區“救急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簽批同意后,由區民政局履行相關手續。

(二)申請救急難救助的居民向其戶籍所在地(或長期居住地)街(鎮)提出救急難書面申請。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員均不能申請的,可由發現人、法定監護人或社區(村)居民委員會代申請。各街(鎮)、社區(村)依據《區委辦公室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試點街道辦事處第二批向社區下放服務事項的通知》(雙區委辦發〔2015〕22號)承擔的相關工作,按照“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工作要求,進行受理、評估、審核審批。

(三)申請救急難要以家庭為單位,向所屬(鎮)、社區(村)提交書面聲明、家庭收入、財產狀況等相關材料,各街(鎮)、社區(村)對申請救助的居民家庭逐一入戶調查,詳細核查申請材料以及各項聲明事項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并由調查人員和申請人簽字確認。

(四)各街(鎮)召集救急難評估小組對申請救助家庭對象的情況進行評估,并將評估小組意見進行公示。

(五)各街(鎮)、社區(村)為救急難受理部門,對需要轉辦的救助對象,提出轉辦意見,轉辦單位根據評估小組意見,給予救助對象相關政策救助。

(六)對于情況緊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的急難事項,可以特事特辦,在固定既有材料的基礎上,先行實施緊急救助。緊急救助可以不召集會議緊急救助之后,再按規定補齊審核審批手續。

(七)“救急難”原則上以現金救助為主,也可采取實物救助。“救急難”原則上同一事由一年內救助一次。

(八)各街(鎮)要做好“救急難”對象的救助信息登記、建檔和相關信息的錄入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救急難”工作機制

1.建立綜合協調機制。依托區“救急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方面共同參與的“救急難”工作協調機構,落實相關部門責任,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強化“救急難”工作的綜合組織協調。

2.建立及時發現機制。各街(鎮)依托網格管理中心,建立一門受理服務平臺,與各部門銜接聯動,開通急難求救電話,方便群眾求助有門;社區(村)依托網格管理員、志愿服務人員等群體建立主動發現隊伍,主動發現并及時了解、掌握、核實轄區居民突發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實際情況,實現主動及時發現常態化。

3.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建立街(鎮)、社區(村)聯動快速響應機制,急難事項分級響應制度,根據急難程度的不同實施分級響應;建立先行救助制度,緊急情況下可通過預支、暫借等方式先行給予幫助,再按程序辦理救助手續,確保救助時效。

4.建立協同辦理機制。建立跨部門會商制度,對于社會影響較大、求助金額較高、需要多部門綜合施救的急難案例,及時進行會商,統籌各方資源,發揮整體力量,提升社會救助綜合效應。

(二)完善“救急難”方法途徑

1.加強制度救助。積極健全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實施社會救助制度與“救急難”工作有效銜接,發揮救助制度功能,對符合條件的急難對象及時納入救助范圍,并力爭給予最大限度救助。

2.協同部門施救。積極發揮“救急難”綜合協調機制作用,牽頭部門在積極救助、及時干預同時,召開聯席會議會商,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和工青婦殘組織共同施救。

3.發動社會力量幫扶。引導企事業單位和公益慈善組織等社會力量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建立幫扶項目、實施結對幫扶等方式參與“救急難”,鼓勵、支持發展基層公益慈善組織和愛心人士多渠道、多角度開展“救急難”。

4.借款幫助。對情況緊急但暫時又不能確定是否符合救助條件的對象,可以探索先行利用救助資金給予適當額度的借款,幫助其排解急難問題。借款后,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按規定辦理救助手續;對能夠通過保險賠付等方式得到補償或通過自身財力解決的,及時收回借款。

5.開展綜合服務。發揮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優勢,在給予急難對象物質幫助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

五、保障措施

(一)“救急難”資金實行專戶管理支付專款專用。

(二)“救急難”工作做到政策公開、對象公開、金額公開。各街(鎮)、社區(村)應張榜公布臨時救助對象名單,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三)各街(鎮)、社區(村)嚴格執行臨時救助資金審批、發放制度,完善手續,規范操作,嚴格管理,杜絕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現象發生。

(四)各街(鎮)、社區(村)認真做好臨時救助工作的登記備案、整理歸檔工作,按季度向區民政局通報“救急難”工作開展情況。

(五)財政、審計、監察部門加強對“救急難”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救助資金使用準確,管理安全。

(六)對于以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臨時救助的組織和個人,一經發現,追回其騙取的救助金,并視情節輕重,依法予以處理。

(七)對因侵占、挪用、貪污臨時救助資金,造成臨時救助資金流失的經辦機構和責任人,依法追究其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六、其它事項

1.方案由雙臺子區民政局負責解釋。

2.方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雙臺子區“救急難”工作操作實施細則》(雙區民字〔2015〕5號)同時廢止。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2000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06000634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202000072號

聯系電話:0427-23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