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消費安全,確保我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試點各項工作達到國家考核標準,根據《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實施方案的通知》(盤政辦發〔2017〕107號)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雙臺子區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自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四個著力”和“三個推進”總體要求,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提質增效、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以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為重點,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為核心,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基層監管能力為目標,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標準化生產與執法監管兩手抓,大力推進綠色生產方式,積極探索有效的監管模式,實施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切實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升雙臺子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基本原則。屬地管理,社會共治的原則;全程監管,完善機制的原則;培育典型,創新模式的原則;科學考核,客觀負責。
(三)創建目標。到2020年,全省濕地總面積不低于2092萬畝,建立較為完善的濕地保護修復制度體系,全面提升濕地保護管理水平。
三、《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一)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績效考核,建立保障機制。鎮(涉農街道)對本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細化工作任務,在規劃制定、力量配備、條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網格化責任體系。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健全“分責全覆蓋、知責全落實、履責全方位、問責全過程”的區、鎮(涉農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責任體系。
(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信息化平臺和追溯體系建設。建立雙臺子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信息化平臺。建立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系統和網格化監管體系。
(三)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區、鎮(涉農街道)、村(涉農社區)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監管體系,建設“人員到位、力量匹配、業務規范、服務有力”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重點加強鎮(涉農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全覆蓋、無盲區。
(四)加強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建立以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鎮(涉農街道)檢測室為支撐,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地批發市場檢測點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各鎮(涉農街道)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室。發揮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主體作用和產地批發市場的積極性,配備農藥殘留速測儀器,開展農產品自律性檢測,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品牌營銷。
(五)加強農業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執法。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加強同市監局(食品藥品監管、工商、質監)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和工作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六)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制定主要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規范和標準。推進標準化生產示范工作。推動“三品一標”認證,強化證后監管。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深入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
(七)強化源頭治理,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強化生產準入,規范經營行為,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監測抽查制度。加強執法監督,完善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制度,著力構建農業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將農業投入品納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監管范圍。
(八)積極推行農產品產地準出。規范建立生產記錄檔案,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據可查。探索建立產地準出管理機制。
(九)強化畜禽屠宰監管,切實做好無害化處理。認真落實畜禽屠宰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加強病死畜禽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制度建設。
(十)加強誠信建設,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監管名錄制度,強化培訓工作。建立生產經營主體“黑紅名單”制度,依法公開生產經營主體違法信息。
(十一)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整頓。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實行“零容忍”。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農時,強化執法監管,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和隱患。
四、《實施方案》的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齊抓共創合力。成立雙臺子區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見附件1),負責全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各項工作。各鎮(涉農街道)要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創建工作。區督查室負責對創建工作進行不定期督察,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部門進行問責。
(二)加大宣傳教育,建立信息報送制度。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活動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認知度和參與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宣傳工作,及時報道工作成效,樹立工作典型。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每月報送制度。
(三)落實經費投入,保障有效開展監管。鎮(涉農街道)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能夠滿足監管、檢測、執法工作實際需要的經費,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并加快落實監管體系所需機構、人員、設備,保障監管工作持續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