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風采展播(二)熱心服務無私奉獻的“娘子軍”——記市三八紅旗集體紅旗街道旭東社區
雙臺子區紅旗街道旭東社區東起育紅路,西至渤海路,南起朝陽街,北至城北街,轄區面積約0.75平方公里,共有樓房50棟,平房3棟,常住戶1922戶,常住人口4989人。有4個居民網格,轄區內有大型企業7家,中學一所,商貿經營網點127個。社區現有10名工作人員,均是女同志,是地地道道的“娘子軍”。正是她們用女性特有的品質、用辛勤的耕耘,弘揚社會新風、提升女性素質、提高服務質量,以人為本,立足平凡崗位,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真誠服務,熱心奉獻,努力打造著百姓滿意的服務窗口。先后被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省“黨建工作示范點”;市“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2019年被市婦聯評為三八紅旗集體。
深化主體活動,不斷提升婦聯工作水平。社區婦聯始終以“巾幗建功”“平安家庭”創建等活動為載體,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抓手,在社區廣大婦女中大力開展“四有”“四自”教育,積極引導廣大婦女增強素質、激發活力、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努力開創婦女工作新局面。認真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和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評選。向廣大倡導群眾發揚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教育社區居民禁毒禁賭、移風易俗,健康文明生活。社區婦聯與駐街單位紅旗學校共同開展了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活動中向廣大師生進行了家庭家教家風的宣傳教育,使積極向上家風的存在逐漸進入孩子的內心,形成一種行事的內在準則。
社區開展了關愛社區未成年人、幫助貧困母親、助學貧困學子等活動,到轄區紅旗學校、各居民小區宣講禁毒知識,使“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動,組織轄區內未成年孩子及家長一起參加“孔子學堂”的國學教育,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就如何處理好關系、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開展心理大講堂活動。社區還舉辦了青少年書法學習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不同途徑的宣傳方式,使居民的文明意識、健康意識和科學意識等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豐富活動形式,發揮婦聯組織優勢。積極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社區文體活動。旭東社區婦聯利用黨群活動中心,成立了社區芳草青青藝術團、吉特巴隊伍、老年模特隊等多支文藝隊伍,多次參加區、街、社區舉辦的各種文藝會演。社區婦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歲生日,組織文藝隊伍和居民共同參與的“歌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詩歌朗誦比賽,春節舉辦了“迎新春 歡度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演出,活躍了節日氣氛,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組織黨員、居民在“七一”期間參觀得勝村黨史館,以此堅定黨員們的理想信念,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展現新作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使社區居民老有所樂、少有所學、殘有所助、貧有所濟、難有所幫,社區居民安居樂業,人際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全方面服務居民,巾幗志愿者在行動。巾幗志愿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婦女的風采,她們利用各種形式奉獻社區服務于民。轄區貧困兒童韓向遠,家住二中附近,今年9歲,哥哥韓向宇,體弱多病,智力二級殘,生活不能自理,母親常年在身邊照顧,不能上班,無收入,父親無固定工作,平時打零工,生活艱苦。董書記帶著巾幗志愿者會定期走訪慰問他家,送蔬菜、物資到貧困兒童家中,解決他家生活中的困難,看到社區送來的物資他們特別開心,特別感動。
“扶助弱勢”為殘疾人送生活用品,幫助他們整理房間、打掃衛生;“隱患排查”組織巾幗志愿者成立巡邏隊對轄區安全隱患排查督導。“愛心快遞”為行動不便的群眾送去醫保卡。“衛生整治”組織巾幗志愿者對社區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清掃整治,大家各自帶著清潔工具,對小區衛生死角全面清理和打掃。轄區內處處都有巾幗志愿者的身影。
防控疫情中,社區巾幗志愿者先鋒隊顯身手。2020年除夕剛過,初一下午社區就接到防控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工作的指令,社區婦聯成立防疫巾幗志愿者先鋒隊,她們連夜對所有住戶進行排查,半夜10點了,大家還在工作崗位上,在董書記的帶領下,大家各司其職,統計數據,總結排查情況。
疫情要求對居民小區實行臨時封閉管理,社區設置了三個大卡點,有卡點離居民家中有一段距離,居民出門采購不便,買菜成為生活一大難題,其中就有一位老黨員李友香,由于過敏原因身上、腿上起了紅疹子,自己一人在家。社區副書記了解情況第一時間幫助李老定購蔬菜,然后從卡點把蔬菜給李老送到家中,并囑咐老人不要出門,在家勤通風,不要恐慌,相信過些日子一切都會好起來了。
轄區內繁榮里小區是新小區,社區未接手,并沒有網格員,而小區現已入住500余戶居民,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不出死角,社區書記董鳳秋同志勇擔重擔,帶著社區文書賈月同志兩個人深入到小區內,挨家挨戶地進行排查,對居家隔離人員控溫等各項防控工作。就在防控境外人員返盤排查中,她們第一時間排查出現住韓國的兩人,并與她們取得了聯系。在旭東社區無論是省外出入盤人員,還是境外人員返盤排查,都無一漏查,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
多日的連續高強度工作,使社區主任董鳳秋同志患上了腰脫、頸椎壓迫頭痛,她依然戴著頸托,堅守在崗位上。撇下家中兩個孩子的李冬梅,家住新生、區外的高萌澤、袁麗,沒有公交天天走5公里上下班的王曉芹,解除隔離就上班的楊繼華,婆婆心臟搭橋不能陪伴的馮琳,孩子還小只能扔給老人的董琳、王楠同志,正是這樣的巾幗志愿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巾幗不讓須眉,在疫情一線無怨無悔,她們說“我是黨員,我是巾幗志愿者,我要為居民做表率”,她們義無反顧從源頭杜絕了疫情的擴散,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有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