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國辦發〔2018〕117號)和省政府相關文件要求,鼓勵各地奮發進取、競相作為,推動國家和省關于養老服務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現制定遼寧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省補助激勵支持實施辦法。
一、補助激勵原則和措施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優中選優的原則,充分考慮地區發展水平和年度工作成效,對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加快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決策部署真抓實干、主動作為、成效顯著的市給予補助激勵,在分配民政部下撥的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補助地方老年人福利類項目資金時,對激勵的市予以資金傾斜,并進行宣傳通報。
二、補助激勵對象
補助激勵的對象是14個市。參照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與市財權事權劃分原則,將全省14個市劃分為三類地區:第一類地區,沈陽、大連、盤錦市;第二類地區,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遼陽、葫蘆島市;第三類地區,阜新、鐵嶺、朝陽市。依據上一年度養老服務體系總體發展情況,計算各市分數總和,綜合排名靠前的4個市(其中第一類地區1個、第二類地區2個、第三類地區1個)予以補助激勵。
三、補助激勵辦法
省財政廳、省民政廳在分配民政部下撥的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補助地方老年人福利類項目資金時,通過工作績效因素(占8%權重),對激勵的市予以資金傾斜。
四、補助激勵評價指標和評分辦法
(一)評價指標
指標1:養老機構失能老年人入住率,具體是指失能老年人入住總數占本地區養老機構所有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指標的數據來源是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
指標2:社區日間照料覆蓋率,具體是指各類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數(包括老年活動室)占村(居)委會總數的比例。指標的數據來源是民政規劃財務統計系統,主要填報和考核《不提供(5)社區養老照料機構和設施》、《不提供(6)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兩張臺卡。
指標3: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法人登記率。指標的數據來源是敬老院法人登記系統。
指標4: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重大風險隱患整治合格率。指標的數據來源是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
(二)評價辦法
對各市每項激勵評價指標數據進行降序排列賦分,第一名記1分,第二名記2分,名次相同,計分相同,依次類推;四項激勵評價指標的排序得分之和為各市綜合排名分,排名越高的市,分數越低。
綜合排名后,應對納入激勵名單的4個市進行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無異議的推薦省政府辦公廳納入綜合激勵。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中央和省補助激勵范圍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是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民政、財政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帶動各地沉下心來,撲下身子,苦干實干,切實把養老服務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強工作銜接。相關的養老工作被國家或省通報批評、出現重大負面輿情的地區,對在審計報告中直接被點名存在問題、專項稽察中發現問題并被約談的地區,以及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項目未及時開工導致投資計劃調整較突出的地區,將不列入激勵名單。
(三)加強宣傳推廣。通過門戶網站、電視報刊、微信客戶端等新老媒體,加大對省補助激勵政策的宣傳,積極宣傳獲得激勵補助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激發各地真抓實干、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帶動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
(四)加強資金管理。激勵資金應用于推動為城鄉老年人提供服務的社會福利項目,做到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和挪用。省民政廳、財政廳將定期督查資金的使用管理,對于違規使用的地方,將收回資金,并追究相應責任。
(五)加強監督指導。省民政廳、財政廳相關處室和各地要建立健全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監督檢查的長效機制,定期對4項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幫助基層發現和解決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明確專人填報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敬老院法人登記系統、民政規劃財務統計系統(日間照料板塊),確保工作成果在業務管理系統中得到及時體現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