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鵬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將遼河碑林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雙臺子區始終堅持挖底蘊、創品牌,樹立文化發展理念,厚植遼河碑林文化資源優勢,培育文化品牌,有效提升了文化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一是推進遼河碑林改造工程,使館舍環境及內部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并高標準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遼河書法院,有效滿足書法展覽、創作、培訓、交流的需要,進一步放大書法欣賞與文化交流的功能,為廣大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書法文化藝術的展示平臺。2020年10月10日高標準舉行了遼河書法院揭牌儀式,廣泛邀請國家和省市書協、省市及各縣區領導蒞臨指導,并由時任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親筆題寫了遼河書法院的正門牌匾及對聯。委托央視、省、市等各級新聞媒體以及網易、騰訊等主流網絡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報道,迅速提升了碑林影響力、文化傳播力。
二是遼河碑林與各級書法家協會、教育部門及魯迅美術學院、大連大學等院校開展交流學習、研學合作,碑刻講解、文字探秘、書法講座、拓片體驗等研學課程受到廣大歡迎。2020年以來,開展研學活動11次,累計接待各類學者、書法愛好者、學生、市民等8000余人。被授予“盤錦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大連大學豐澤之軒工作室文化實踐基地”“盤錦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盤錦市科普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今年,我們全面升級書法研學活動,不斷豐富研學課程內容,壯大研學授課老師隊伍,優化研學基地環境,提升書法研學效果,整合景區、教育機構資源優勢,以更加優質的研學服務,面向全市乃至周邊城市人群打造一套不斷更新的高品質研學游學、親子游玩、素質教育產品,讓碑林書法研學成為金品牌。
三是積極與雙泰旅游共同推進遼河碑林恢復開放前期準備工作,完成碑林售票窗口及服務平臺建設,完善相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游客接待服務能力;通過與區發改局(物價局)對接,完成了碑林景區門票收費標準定價;與市文旅集團對接,達成了遼河碑林通票合作,實現了景區門票互聯互通;積極推進遼河碑林公園對外合作,完善景區運營管理機制,提升景區品質,通過對接景區專家,推進遼河碑林公園AAAA級景區創建工作。此外,我們對接省規劃設計研究院,推進遼河書法館的規劃設計;聯系書法大家蘇士澍先生,推進碑林海外館書法作品征集工作,不斷豐富書法館藏資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打造文化新地標。
四是深入挖掘中國唯一不斷代碑林優勢,著力打造文化創意品牌,通過聯系對接文化創意企業,精心開發以遼河碑林為代表的書法文創產品,有序開展碑林拓片制作、拓片書籍編制、各代碑刻作品整理等工作,完成了遼河碑林文創產品初步設計及制作,開發了書籍、冊頁、拓片3種文創產品。
五是以文化藝術為吸引,借助水榭春城商網毗鄰遼河碑林公園的優勢,構建環湖商圈。積極與天力地產公司聯系洽談文旅項目入駐政策,主動聯系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實地考察入駐環境,逐步引進文藝工作室、藝術培訓學校、特色餐飲等業態,同時依托四季城美食一條街,深化“遼河口漁家菜”品牌,與東側遼河康養輔具文化街區有機融合,建立以遼河碑林公園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發展態勢,不斷拉動文化消費。
六是引導廣大書法愛好者、書協會員積極投身書法創作,在全區廣泛開展寫送春聯、書法筆會、書法展覽、書法講座等書法交流活動,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目標,面向社會大眾普及書法知識、傳達書法意境、培養書法藝術人才。雙臺子區在以遼河碑林、遼河書法院為主要陣地的基礎上,又先后推廣了社區書法、老年書法、教育書法、職工書法等各類群體。目前,我區共有中國書協會員5名、省書協會員30余名、市書協會員60余名、區書法愛好者千余名。
盤錦市雙臺子區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
202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