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楓橋經驗” 樹立“遼河樣板”最佳警隊用忠誠擔當書寫平安答卷 ——記遼寧省最佳警隊遼河派出所
一直以來,遼河派出所以樹立“遼河樣板”為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發展“楓橋經驗”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局黨委“一所一特”的工作部署,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工作理念,強化思想政治建設、警隊正規化建設以及綜合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執法和服務水平,積極回應黨政需求、企業需求、群眾需求,實行零距離服務群眾、全時空守護平安、多渠道化解矛盾的工作模式,做到“服務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打造“一企一村一室”的楓橋樣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和諧平安雙臺子區。
構建“四聯一站”新舉措 打造“楓橋式”服務樣板
遼河派出所針對華錦集團特點,推出“四聯一站”服務新舉措。成立工作聯勤警務室,聯合執法,整頓華錦集團周邊的治安環境,嚴守進出通道,消除安全隱患;成立“護線巡邏隊”,加強廠區物資運輸專運線的巡查,保護財產安全;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參與涉企糾紛多方聯調,保障工作秩序;根據需要開展派駐服務,把服務觸角延伸到企業的外地廠區;設立駐企服務工作站,開設居住證、戶籍預約、政審證明受理窗口,提高辦事效率,落實便民舉措,搭建廠區內的“綠色通道”。
“四聯一站”服務舉措實施以來,為企業營造了外部安全、內部和諧的生產環境,也為打造“平安企業”探索了有效途徑。2019年以來,已為華錦集團調處糾紛5起,為企業外來人員辦理居住證325個,戶籍業務53件,配合企業審查了400余名員工。期間,收到錦旗6面、感謝信5封。
構建“三網合一”格局 建設“平安城區”常態化
遼河派出所在常家村推進“三網”(即巡邏防范“人網”、責任區劃分“地網”、社會治安動態視頻“天網”)。工作中,在常家村安裝了132個高清監控探頭,形成了“全村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四全”視頻監控網絡格局。通過織密視頻監控防范網、網格劃分責任網、村民自治巡邏網的“三網合一”落地,切實為打造治安穩定、社會和諧、群眾安居樂業的“平安村鎮”發揮了作用。
在完善技防手段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全面覆蓋、縱橫銜接、不留空白”的原則,將常家村按照人口密度、地理環境、重點部位的參考標準,細化成8個治安防控責任區,確定責任人,并繪制“責任區全景圖”和“責任區平面圖”,直觀了解、全面掌握村域治安等情況。發揮村民自治作用,提高村內社會管理水平。派出所牽頭,在常家村組建了由20名村民參加的治安聯防隊,開展治安巡邏防控、應急先期處置和安全宣傳防范等工作,成為一支重要的防控和應急力量,有效提升了村內群防群治水平。
截至目前,常家村已連續兩年實現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火災事故、吸毒人員、重點人員“五無”的平安村建設目標。
實行“三調聯動”機制 切實把矛盾化解在源地
遼河派出所圍繞化解各類矛盾、消除社會糾紛帶來的不安定因素推出了“三調聯動”機制,在轄區內企業、街道、社區、村鎮等重要點位建設矛盾聯調室,依托公安警力、內保部門、街道社區、村委會及司法綜治部門的聯調力量,建立多方參與、多策調處的多元化的調解機制,切實把矛盾化解在源地。
在矛盾聯調室建立了調處中心和調節組織,利用有責任心的社區干部或村干部、熱情的老黨員、離退休的老干部、德高望重的老輩鄉賢等力量資源,共同擔任矛盾糾紛調解員。建立矛盾糾紛信息渠道,做到早了解、早知道、早化解。針對排查出來的家庭鄰里等各類矛盾糾紛,快速反應,及時調處。在矛盾調處中,動之以情,輔之以理,抓住鄰里鄉情,打好情感牌,講法說理,公平公正。針對情況復雜、不易化解的矛盾糾紛,及時與相關部門聯調聯處,盡最大努力控制事態發展。同時,派出所還以矛盾聯調室為載體,積極探索“律師駐室”普法模式,提供法律服務,宣傳法律常識,有效制止當事人的不理智行為,從源頭消滅糾紛。
自開展“三調聯動”機制以來,已成功調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包括多起信訪事件,切實做到了“小事不出聯調室、矛盾不上交”,有效杜絕了“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1月10日,遼河派出所被評為遼寧省最佳警隊。多年來,遼河派出所先后被評為公安部“一級派出所”“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五十百千”示范單位,“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公安廳“五星級派出所”“愛民模范單位”,盤錦市政府“文明單位”“五一獎狀”,盤錦市公安局“人民滿意派出所”等榮譽,榮立集體二等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