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玲:“我是黨員 就要做一生的黨員”
于素玲,現任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黨支部書記。曾先后獲得“全國優秀計劃生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服務群眾好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孺子牛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當好“帶頭人” 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
“一個支部的作用也許是渺小的,只是黨的一個細胞,但千千萬萬健康的、有活力的細胞,造就了黨的健康肌體。”這是記錄在于素玲工作日志上的一段話,也是她始終孜孜不倦踐行的目標和動力。
到任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黨支部書記以后,抓好組織建設被她列為頭等大事。“制之有衡,行之有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她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了福利院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支部成員廉潔自律制度,班子和支部黨員雙述雙評制度、黨員活動日制度、支部黨員談心制度、支部民主決策制度、黨務公開制度、黨員匯報制度等40余項規章制度,把“從嚴”的要求落到了每一名班子成員和支部黨員身上。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雷打不動,學習政策法規、學習國家領導人講話,研討交流有聲有色,有時她還會聘請上級黨組織來做專題講座,黨員們一個個都成了“政策通”。在每月一次的黨員活動日上,他們還時常組織黨員打開大門,參加交通崗執勤、清掃社區環境衛生、設置市民文明宣傳崗等社會公益活動,得到了群眾的贊譽,支部凝聚力大大增強。
2015年,福利院“三公經費”支出是0元,審計部門在調查中得知:福利院從來沒有一名班子成員“報條子”,辦公支出都是自掏腰包。近幾年來,不但“三公經費”沒有支出,還向財政上繳近千萬元。2018年,市民政局到福利院暗訪時在食堂掰開了養員正在吃的包子,肉餡竟是完整的肉丸子。暗訪人員非常不解:為什么餐費標準明明定得不高,伙食質量卻比其他福利院要高得多?于素玲的回答很簡潔:“我們有一個廉潔的班子、隊伍,沒有人亂貪亂花福利院一分錢,捐給、撥給老人的東西,沒有人吃一口、拿一件。”
在組織建設過程中,于素玲將養員中的老黨員全部納入黨支部,并組織成立了“院務監督會”,參與院務的謀劃并對執行進行監督評價。老黨員的余熱得到了充分發揮,全院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老黨員也重新找回了組織歸屬感。
當好“服務員” 在崗位踐行服務宗旨
于素玲常常這樣說:“老人們生活品質提不上來,就是我們支部工作的最大失職。”帶著黨支部這支隊伍,于素玲潛心在提高服務水平上做起了文章。
嚴把“伙食關”,讓老人吃出健康。伙食管理實行標準化、營養化、食療化、食譜化。食材定點采購,食譜每周一換,一日三餐不重樣,還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營養配餐,葷素搭配適宜,老人們吃得放心可口。
嚴把“環境關”,讓老人生活環境好起來。帶領支部一班人在院內種菜、栽花、植樹,使福利院成了鮮花滿園、蔬菜滿地的小公園。原有的浴室設施差,就重新進行裝修,安裝了空調式暖風,購入太陽能熱水器,配備休息床,安全扶桿等。新浴室一經使用,就受到老人們的歡迎。
嚴把“服務關”,讓老人享受高質量服務。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參加民政部舉辦的養老護理員等級培訓,建立老人健康檔案,聘請退休醫生擔任醫療護理室主任,確保“小病不出院,大病不耽誤”。以“養員滿意我滿意,養員開心我開心”為服務宗旨,積極開展“老人提高年”“老人幸福年”“文化養老年”等活動,使養員真正體會到老有所樂。配備了4000冊圖書建立圖書借閱區,設立了談心室,開辦了“廉政小廣播”,組織老人做健康操,每周三次為老人放映電影。于素玲還經常組織老人們到活動室下棋、打牌,健身。舉辦老年趣味運動會,組織老人春游、秋游,辦起了老年大學,組織各種形式的聯歡會、老少同樂會、聯誼會,老人找到了“此處無家勝有家”的感覺。
當好“貼心人” 做老人的貼心“棉襖”
于素玲常常告訴職工,要“視孤寡老人如父母,視殘疾人員如兄妹,視孤殘兒童為子女。”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逢年過節,她自掏腰包給無兒、無女的老人買鞋襪衣物。大年除夕,她先與老人們一起“圍爐”吃團圓飯,然后才回家。她發起“愛心奉獻一小時”活動,每天利用1小時與老人談心、幫老人打掃衛生,整理床鋪,排除他們的孤獨感。她組織開展“讓真情溫暖老人心”親情活動,在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邀請老人家屬、愛心人士在院里吃團圓飯。孤寡老人龍飛亮,性格孤僻、脾氣暴躁,于素玲就天天與老人談心,當老人發火時,她耐心勸說,老人想吃魚,自己掏錢給老人燉一大鍋魚,她的用心感動了老人,也解開了老人的心結,老人變得和藹了。陳百馥老人下身癱瘓,于素玲就經常去老人房間為她按摩,陪老人聊天,讓老人真正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老人們把屎尿拉到褲子里,她為老人擦凈身體……老人們感動地說:“就是親生兒女也未必能做到這樣!”
一年365天,她全年無休息,以院為家。身體不舒服,她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父母病重,她也沒守候在身旁照顧,這是她不可彌補的遺憾。在她心里,早已把福利院的老人當成了自己的父母。
她對福利院收養的孤兒也視如己出,孩子都真心地叫她“黨媽媽”。
當好“護理員” 眾志成城共抗疫情
疫情防控期間,福利院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于素玲帶領全院職工按照市、區及民政部門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迅速采取應對措施,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制定了防控措施、方案、制度。她帶領全院職工和老人同吃同住,舍小家為大家,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每日多次清掃、消毒、通風,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封閉管理期間,外人一律不得入院。老人見不到家屬,只能采取微信視頻、電話聯絡等方式溝通,這使部分老人情緒有很大的波動,壓力大、煩躁、焦慮、發脾氣……于素玲為了緩解老人的情緒,帶領支部黨員組織各樓層老人適當進行文體活動,晚飯后跳舞、做健身操……她還每天與老人溝通,耐心疏導,逗老人開心,紓解了老人焦慮情緒,增進了彼此的感情。
她向支部黨員、全體職工、養員和家屬發出了倡議:號召大家伸出援手,奉獻愛心,以各種形式積極捐款捐物,用善舉彰顯社會責任,共同抗擊疫情。經統計,福利院行政部門、后勤部門、職工、黨員和福利院黨支部老年大學88人,共捐款13800元。
當好“領頭人” 提升養老護理人才水平
為提高福利院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養老機構服務水平,于素玲積極聯系盤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雙臺子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福利院舉辦護理員專項技能考核,考試合格的護理人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發證。她還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護理知識、醫療知識、安全知識培訓,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福利院目前共有女職工150人,她們有的是退休在家、有的是下崗在家沒有工作,福利院給她們提供了展現自己的平臺,讓她們學習護理技能,在發揮余熱的同時還給家庭增加了收入。
于素玲非常關心養老事業的創新與發展,她以一名優秀黨員的標準踐行著對老人們的承諾和孝心,在這個平凡的院落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把工作進一步做好做實,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為福利院老人盡心,為我區的養老事業盡力,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于素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