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用真情化解矛盾糾紛的平凡調解員
現任雙臺子區紅旗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何新,工作盡心盡力,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積極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受到轄區百姓廣泛好評。“我參加工作35年了,就是想著只要上一天班就得為百姓多出一份力”。2021年12月被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和遼寧省司法廳授予遼寧省優秀人民調解員稱號。
調解矛盾平糾紛
在紅旗街道,何新是個“名人”,以他為核心打造成立了“老何人民調解工作室”,于2020年10月掛牌成立。剛掛牌沒多久,老何就“接單”了。
站北社區24組居民王大媽找到老何人民調解工作室,說鄰居老張在樓下修的花壇不僅擋住了自家車庫進出貨物,而且總往花壇上倒臟水,很不衛生,兩人常常因為此事發生口角。80歲王大媽說,自己因為這事兒,氣得晚上都睡不著覺。何新在了解情況后,幾次找雙方做工作,在勸說調解下,最終老張主動拆了花壇。老張還回憶起以前腦血栓發病時,還是王大媽通知他的家人把他送去的醫院,因為眼前的事兒讓他心里十分愧疚。后來老張每每看到王大媽都喊一聲“二姐”,王大媽心里也熱乎乎的,兩位老鄰居由此打開了心結。王大媽的兒女們得知后,要拿現金酬謝何新,但他堅定地拒絕了,他說:“我們調解是免費的!”但王大媽卻一定要表達謝意,于是在女兒陪同下,為調解室送去錦旗表示感謝。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何新說:“基層矛盾糾紛如果不能及時化解,怨越積越深,小問題可能會變成大矛盾,還可能釀成大糾紛、大麻煩。街坊鄰里的情況我都了解,在這個崗位上,要盡全力為居民解決難題!”
心系群眾情感人
2021年5月6日,何新接到了禿尾村退伍老兵王志仁及其家屬送來的錦旗,感謝老何幫助他們解決飲水問題。2020年入冬后,王志仁家的自來水管線凍裂了,導致自來水管線無法連接到自來水管網。何新得知此事后,立即到村里了解情況,并組織施工隊進行搶修,徹底解決了王志仁的吃水問題。“居民生活問題無小事,退伍老兵的生活問題更是大事,不能讓保家衛國的軍人流血還流淚。必須要讓軍人們感到溫暖、幸福。”修好后,何新動情地說。
還有一次,糧庫家屬樓居民焦急地反映情況,稱家里的下水道久堵不通,希望能夠幫助解決。何新二話不說,立即到糧庫家屬樓查找原因,為居民解決燃眉之急。經調查,發現下水道堵塞是由于糧庫家屬樓下水管線坍塌,導致居民樓下水道堵塞。何新立即聯系,就此事進行協調,最終事情得到了解決。
結合實際辦實事
何新結合工作實際,積極主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各個社區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為轄區居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據轄區居民反映,永華社區卜文修配廠院內(原餅干廠)有垃圾堆積。經實地了解后發現,院子由于常年無人管理,院內雜草叢生,垃圾堆積成山,廢棄物隨處堆放,儼然變成了“垃圾場”,給附近居民造成了嚴重困擾。何新與永華社區的工作人員就清理垃圾問題多次與原餅干廠產權人進行溝通協調,在他的積極推動下,產權人雇傭1臺挖掘機,耗時兩天半時間,共清運垃圾20余車,還居民一個整潔干凈的居住環境。
他說:“工作中自己費點嘴皮子、磨破鞋底子沒什么,解決居民燃眉之急才是關鍵,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才是我們工作的宗旨。”
“老何人民調解工作室”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何新憑借他多年調解經驗積極排查化解矛盾,對居民糾紛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及時將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老何人民調解工作室”已妥善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0余件,解決群眾實際困難7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