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雙臺子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打造教育品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
學前教育堅持普及普惠發展,公辦園建設提質增量。文化幼兒園開園,購買維修改造原華錦兒童樂園建成文慧幼兒園;陸家學校新農教學點改建為陸家鎮中心幼兒園;租賃海達思達幼兒園場地設施設備建成濱河幼兒園;回收惠民、麗景、宏偉三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建成統一鎮中心幼兒園、麗景幼兒園、宏偉幼兒園。近年來,共建成公辦園7所,新開園5所。增加公辦學位2250個,實現公辦園學位占比50%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42%,普惠率達到80%。
鼓勵轄區內幼兒園實行集團化辦學,推動幼兒園向標準化、規范化、集團化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共有標準化幼兒園24所;星級幼兒園16所,占比45.7%;五星級幼兒園1所。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全方位加大教育投入。義務教育累計完成投入3.2億元,用于改善雙臺子區義務教育階段辦學環境及辦學條件。2018年9月,雙臺子區接受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義務教育發展督導檢查,其中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超過85%,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得分93分,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驗收。
全面實施優化學校布局工程。制定《雙臺子區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實施方案》,調整學校布局。撤并良種場小學、朝陽小學、陽光小學、宋家小學、后腰小學、陸家新農教學點。紅旗學校小學部并入建設小學,紅旗學校初中部并入第三中學,第四中學并入實驗中學,實現了學校資源的均衡配置,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2019年9月,采取“名校帶新校”模式,實驗小學、湖濱小學成立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施集團化辦學,并于2022年將遼河小學、常家小學納入教育集團隊伍,切實整合優化了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辦學水平提質增量。集團化(聯盟)辦學學校參與率達到100%。
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建成規模24班型的湖濱小學,高標準規劃啟動建設規模45班型的遼河新城九年一貫制濱河實驗學校。擴建高家小學、第一中學教學樓和陸家學校食堂。對全區各校廁所進行了提質改造,旱廁均改造為水沖式衛生廁所。對第三中學、實驗小學等9所學校操場進行維修改造。裝備多媒體教室294個、錄播教室9個,采購計算機3122 臺,補充圖書10萬冊。
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關愛工程。實行控輟保學,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殘疾兒童入學率由82%提高到98.6%;嚴格落實國家省市文件要求,全面接收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近年來累計接收3000余名學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共減免課本費和作業本費17.124萬元;1268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非寄宿生生活補助,共發放補助費47.55萬元;為143名貧困家庭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總金額110.88萬元。
全面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規范辦學行為,全面落實減負相關要求,嚴格控制學生家庭作業量。穩步推進“一校一章程”工作,全面開展“一校一律師”工作。全區各校形成了“一校一品”新格局。各校注重在辦學理念、校園文化上形成自身特色,實驗小學實施“悅納”教育,建設小學崇尚“求真”教育,長征小學追求“自主”教育,湖濱小學傳承“善水”教育等。其中,實驗小學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盤錦市“科技示范校”;第三中學被評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和冰雪特色學校、遼寧省文明校園;九化小學被評為遼寧省籃球特色校;長征小學獲得遼寧省課改示范校先進單位稱號。
職業教育穩步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減”工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全區41家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壓減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率為100%。堅決查處打擊以各種名義及形式開展的隱形變異的學科類培訓現象。在調整辦學方式、專業設置基礎上,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項目化、模塊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將養老服務、民生服務、企業技工等培訓納入職業教育培養重點,增設護理、養老服務、康復理療、廚師、面點師等專業,年均培養復合技術技能人才2000余人次,助推了養老產業、配餐服務等民生實舉發展。教育局聯合人社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婦聯、工會、各街道及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年均培訓1萬人次,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推動了地區就業、稅收、農業種植養殖、化工等相關產業發展。
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
全面實施名師、名校、名校長工程。加強名師工作室建設,以“1+6+X”模式創建了首批11個名師工作室,“孵化”區域名師,其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第一中學教師龐靜榮獲2022年盤錦市五一勞動獎章。啟動首批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實驗中學王洪華、實驗小學李秀紅、長征小學劉曉艷成為雙臺子區首批名校長工作室領銜人,實驗小學李秀紅被評為遼寧省領航校長。大力弘揚傳承魏書生教育思想,持續開展“七個一分鐘”“八個好習慣”養成教育,實施“六步兩環”教學模式,深入推進特色學校創建。召開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推進會,不斷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激發教師內生動力,促進師資均衡。按照“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原則,全面啟動“區管校聘”工作。2020年7月,將教師進修學校、文教幼兒園等4所公辦園納入“區管校聘”實施范圍,實現教育系統全覆蓋,從而建立區級相關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學校、幼兒園按崗聘任,教師有序流動的用人機制和能上能下、能出能進、富有生機活力的人員動態管理機制。實現教師從“學校人”向“系統人”的轉變,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公平發展。
加強校園安全工作
落實校園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創建“平安校園”。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以“平安校園”創建為出發點,強化機制體制、人防物防技防和心理疏導建設,堅持宣傳教育、應急演練、隱患排查、專項整治、督導檢查常態化和校園疫情防控管理常態化。實施學生營養配餐全覆蓋,強化部門協調配合,全力保證學生集體營養配餐和公安機關派駐校園輔警2項政府惠民工程順利實施。簽訂平安校園創建責任狀,為學生投保校方責任險。加強校園疫情防控,守好校園安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