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遼寧省自然災害救助辦法
發布時間:2022-11-04 瀏覽次數:950

遼寧省自然災害救助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災人員基本生活,根據國務院《自然災害救助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我省行政區域內發生自然災害,對受災人員開展救助活動,適用《條例》和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災害,臺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

  第三條 省減災委員會(以下簡稱減災委)為省人民政府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負責組織、領導全省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協調開展重大自然災害救助活動。配合國家減災委協調開展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活動。省民政部門具體負責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承擔省減災委的具體工作。

  市、縣(含縣級市、下同)人民政府應當成立減災委,作為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本級發生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市、縣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承擔本級減災委的具體工作。

  省、市、縣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公安、財政、審計、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經濟和信息化、水利、農業、林業、海洋漁業、衛生、服務業、廣播電視、環保、地震、氣象、安全生產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自然災害救助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省、市、縣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應當將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資金保障機制,將自然災害救助資金、自然災害救助項目建設資金、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業務經費納入各級公共財政預算。

  第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應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指揮技術支撐系統、自然災害信息共享平臺,并為自然災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訊和辦公設備。

  第六條 省民政部門應當根據國家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建設標準,結合我省自然災害特點、居民人口數量和分布等情況,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的原則,會同財政、發展改革部門制定我省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建設規劃,完善全省各物資儲備庫救災物資統籌調配機制。

  省民政部門應當參照中央級救災儲備物資有關技術標準實行統一規格、統一標志,確定各物資儲備庫的救助物資標準和類型。

  市、縣民政部門應當根據規劃設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并指定專人管理。建設資金由同級財政承擔,上級財政對儲備庫建設資金視情況予以補助。

  第七條 市、縣民政部門負責本級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負責自然災害救助物資的采購、接收、儲備、調運、回收等工作。救助物資的采購費用由同級財政承擔。

  第八條 市、縣減災委應當按照《條例》規定,做好應急避難場所設立的組織協調工作,發展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地震、水利、教育等部門,應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統籌考慮。

  市、縣減災委應當對作為應急避難場所的公園、廣場、體育場和學校、機關辦公場所、工廠等設施,設置統一明顯標識;對應急避難常識、應急避難場所位置及到達路徑進行宣傳普及。

  市、縣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應急避難場所所需救助物資的緊急調運預案,急需時統一安排調運。

  第九條 村(居)民委員會和企業事業單位依照《條例》規定設立的專職或者兼職自然災害信息員,負責開展自然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和傳遞、災情信息收集和報告、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等工作。

  第十條 按國家和我省規定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啟動條件,自然災害分為特大、重大和一般三級。

  某市、縣發生國家減災委設定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等級的自然災害,視為特大自然災害。

  某市、縣發生省減災委設定的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等級的自然災害,視為重大自然災害。

  未達到國家、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等級的,由市、縣減災委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視為一般自然災害。

  第十一條 對遭受特大自然災害的市、縣,國家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的,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由中央、省和受災市、縣按比例分擔,具體承擔比例由省財政部門、民政部門確定。

  對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市、縣,省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的,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由省財政、民政部門根據災害損失情況,給予適當補助。

  對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市、縣,原則上所需資金由受災市、縣人民政府自行解決。

  第十二條 省、市、縣減災委應當在自然災害發生并依法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后,應當依照《條例》規定采取措施,并視情況做好下列工作:

  (一)立即組織工作組赴災區現場了解災情,緊急轉移安置受災人員,組織災民開展自救互救;

  (二)協調減災委成員單位及專家研判、評估災情,提出過渡期安置需求和進一步救助措施;

  (三)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既定的救助政策和支持措施;

  (四)報告、通報、公布災情;

  (五)自然災害救助預案規定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條 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期間,交通運輸部門應當對運輸災民救助物資和捐贈物資的車輛,優先安排運輸路線。運輸災民救助物資和捐贈物資的車輛,憑市、縣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免收車輛公路通行費。

  第十四條 因自然災害造成住房倒損,需政府幫助建設的主要對象為:因自然災害造成住房倒塌或嚴重損壞無處居住、無自救能力或自救能力較弱的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和優撫對象等;對于不是低保戶,但因自然災害造成生活嚴重困難,符合低保條件,無力自建住房的,政府視情況予以補助;有自救能力的對象以自建為主,政府予以政策優惠照顧。

  第十五條 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重點修繕補助對象,按照以下程序確定:

  (一)由受災人員本人(戶)申請或者由村(居)民小組在接到通知后3日內提名;

  (二)經村(居)民委員會在3日內匯總進行民主評議后,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在本村(社區)范圍內公示7日,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由村(居)民委員會在公示結束后3日內,將評議意見和有關材料提交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審核;

  (三)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在5日內完成審核,并報縣級民政等部門審批;

  (四)縣級民政等部門在7日內完成審批。

  過渡期生活救助、旱災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對象,參照前款規定程序確定,但時限應當適當縮短。

  第十六條 自然災害生活救助和倒損房屋恢復重建等各項補助標準,由省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十七條 政府部門接受的自然災害救助款物和無指定意向捐贈款物的使用范圍包括:

  (一)受災人員緊急搶救和緊急轉移安置;

  (二)受災人員口糧、飲水、衣被、臨時住所等基本生活救助;

  (三)受災人員因災傷病救治等醫療救助;

  (四)受災人員因災倒損住房的重建或者修繕;

  (五)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恢復重建;

  (六)自然災害救助物資的采購、儲存、裝卸、運輸及回收;

  (七)因災遇難人員家屬的撫慰;

  (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自然災害救助事項。

  第十八條 在我省區域內發生的重特大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需由省、市、縣民政部門開展生活救助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法律、法規對自然災害救助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3年  月  日起施行。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2000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06000634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202000072號

聯系電話:0427-23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