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子區推動食品安全六大治理體系落地實施持續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發布日期:2022-12-19
瀏覽次數:247
操作>>
雙臺子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市場監管食品安全六大治理體系建設,全區市場秩序平穩向好,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實施碧水、凈土工程,健全源頭治理體系。實施城市補短板、水體綜合治理、定期巡查監測等工程,目前遼河盤錦段水質符合Ⅳ類標準,水源地水質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加強涉危險廢物企業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區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500畝,實現全覆蓋。
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全鏈條監督,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立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開具合格證70份,附證上市農產品29.75噸。督促屠宰企業落實管理制度,建立非洲豬瘟、瘦肉精檢測實驗室并定期開展檢測工作。全區47家食品生產單位、1614家食品經營店、596家餐飲單位全部實施風險分級管理,將學校食堂、農貿市場、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風險等級高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開展高頻次檢查巡查。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社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明廚亮灶建設率達到97%。全區6家中小學和9家幼兒園食堂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實現對人員操作過程“可監控、可識別、可抓拍、可示警”監管。推進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認證,企業自查報告率達到100%。
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健全智慧追溯體系。指導全區9家獸藥經營業戶信息錄入產品追溯系統,獸藥經營實現100%可追溯。全區44家冷凍庫全部落實“遼冷鏈二維碼”追溯系統,推廣使用“E食安”雙隨機智慧監管平臺,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開展評估、會商、預警工作機制,健全風險防控體系。6家食源性疾病哨點醫院覆蓋全區,全部納入事故信息直報系統。食品抽檢樣本量持續保持4批次/千人,按照時間節點現已完成538批次并進行公示,其中食品241批次、食用農產品297批次,對6批次不合格產品已經移交市局執法大隊進行核查處置。建立了“政府推動、金融助力”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運行機制,全區食品生產、經營、餐飲業戶食品安全責任險實現全覆蓋。
發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健全社會共治體系。推進食品安全“問檢于民、你點我檢”系列活動,定期在東風市場、果品市場開展現場快檢,實現居民快速了解蔬果的農殘情況。在中小學校設立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校領導直接參與學生用餐營養和安全監管,聘用學生家長親自到校分餐,直接參與校園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同時開設了食品安全課堂,將食品安全教育納入到春秋季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同時,積極拓寬投訴舉報渠道,實施有獎舉報制度,建立“反坑老”聯盟,發揮行業內部“吹哨人”舉報和社會監督作用,全年妥善處置食品投訴舉報1200余件。
建立包保機制和自查制度,健全“兩個責任”體系。按照《關于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 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的意見》(食安委發〔2022〕7號)和《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要求,強化“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拼搏意識,依照“今年打基礎,明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的工作目標,建立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包保責任機制和企業風險自查制度。完成了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包保主體臺賬清單,建立了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壓實了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管理員,完善了企業風險自查制度,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強化行業自律、誠信經營,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信息來源:區委宣傳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