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簡體 | 繁體 | 網站支持IPV6
當前位置: 首頁 >走進雙區 >雙區年鑒

雙臺子區年鑒(2022年)

發布日期:2023-03-09 瀏覽次數:2167

雙臺子區

 

【概況】 雙臺子區位于盤錦市中部,南與興隆臺區隔河相望,北與盤山縣毗鄰,轄26街,即陸家鎮、統一鎮、勝利街道、建設街道、紅旗街道、遼河街道、雙盛街道、鐵東街道。土地面積112.94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21.3萬人。

2021,全區生產總值158.1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1.7億元,比上年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69.8億元,比上年增長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4億元,比上年增長1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進出口總額6.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全部工業增加值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90,比上年增長6.5%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 圍繞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大健康、文化旅游、數字經濟等方向,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日韓歐,加大“走出去、請進來”工作力度,全年引進高質量項目36個,總投資45億元。完成項目儲備100個,總投資136.5億元。創新舉辦雙臺子區“招商引資攻堅月主題季”項目集中簽約暨“政銀企”合作簽約儀式,總投資5億元的蘇州奧普拓新材料有限公司抗病毒、造影劑系列產品研發生產等10個項目實現一次性簽約落地。實施“項目+人才”帶土移植工程,引進高端人才、急需緊缺人才等各類人才577人。嚴格落實“三級領導包扶”和“項目管家”等制度,在項目審批、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全生命周期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昆侖云禧、藍寶新材料、京環垃圾焚燒及發電等項目穩步推進,全區實現新開工項目48個、復工項目20個、竣工項目23個。

【農業】 持續打造“常家香菇”“金花源白對蝦”等優質農產品品牌。龍人米業、會友繼剛米業獲批遼寧省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高標準農田實現全覆蓋,“一地多收”混養面積占比達到40%,寡糖制劑試驗田畝均增產50公斤,糧食實現穩產增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 112 個。

【工業】 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完成西擴、實施南拓、規劃東展,已開發面積達到11.87平方公里。持續實施深度融合華錦戰略,開發區累計入駐項目達到85個,其中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項目37個,產業集聚規模進一步壯大,獲批遼寧省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堅持做好三篇大文章,編制完成《雙臺子區全面做好三篇大文章實施方案》,圍繞恒生塑材、北方戴納索、研峰科技等“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完成三力中科、鍵凱科技、吉人涂料、博美醫藥、易立凱泰、國瑞升6戶企業“小升規”。三力中科、格林凱默加快掛牌上市步伐。

【服務業】 雙臺城文旅綜合體等重點項目順利開工,遼河康養中心加快建設,東北首個康養輔具文化街區實現運營,獲批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舉辦汽車電商博覽會、年貨節等各類大型展會10場,交易額2.3億元。頤高科創大廈獲評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北方華錦石化產品交易中心等五大特色樓宇入駐企業提升至356家。

【文旅產業】 成功舉辦荷花旅游文化節、第三屆遼河濕地國際燈會暨首屆草雕藝術節,承辦盤錦蘆花季等文化旅行活動。遼河碑林景區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遼河濕地動物園健康發展。陸家鎮朝鮮族風俗村、統一鎮“十分心田”認養基地、雙盛街道鄉村“轟趴”體驗館等成為市民休閑娛樂新選擇。全年游客接待總量實現813.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6.3億元。

【營商環境】 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最優區建設,深化“一網通辦”改革,梳理網上辦事項1151項、網上可辦率100%,78項政務服務實現“一件事一次辦”,32項實現“微信掃碼即查”。設置“鶴鄉通辦”窗口,25項政務服務實現“全市通辦”。政務服務驛站實現全覆蓋。一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60個工作日。

【科技創新】 全力支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盤錦產研院建設發展,全年實現甲基丙烯酸甲酯等3個中試項目產業化放大。精細化工孵化基地掛牌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示范基地,成為貢獻全省石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遼寧大力有機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健康發展,完成技術成果轉化40項,累計交易額7000萬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3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3家,搭建“產學研”科技創新省級聯盟5家,全社會科研經費投資強度提高到3%以上。

【城鄉面貌改善】 啟動永華小區、慶平小區等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更新維護21條主次街路基礎亮化和綠化美化,新建口袋公園3個,小微濕地增加至12個,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到98%,城鄉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制定出臺創城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等文件,壓實了職責、明確了網格。結合“黨建引領、智慧治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實現快修快報、常督常導等常態化。

【社會事業發展】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深入實施集團化辦學和“區管校聘”改革,中小學辦學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公辦幼兒園學位占比達到50%、學前教育普惠率達到82%。市中醫院移址新建項目有序推進,持續優化“兩院兩中心”、8家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和14所村衛生室醫療環境,搭建更高質量的“2+2+N”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新建社區等13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省級示范改革試點工作,推動康養產業進社區、進街區、進園區,完善拓展“1+N+X”養老服務體系。完成圖書館、文化館改造。高標準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省環保督察等反饋問題整改。“三級河長”累計開展巡河1885人次,一統河等4條河流水質斷面考核持續穩定達標。堅持“六氣”共治,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保持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