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紅”引領“檢察藍”助力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
黨建工作是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和“動力源泉”。年初以來,雙臺子區人民檢察院堅持黨建引領,找準檢察工作切入點,以工作機制的建設和完善推進“黨建+檢察”品牌建設,促進檢察機關能動履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助力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
黨建+思想建設 凝聚檢察干警為民初心
學習匯聚力量。常態化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善“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小組”“檢委會+各部門”“黨支部+團委”多線交叉學習機制,開展政治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參觀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用紅色資源洗禮思想。
文化孕育精神。堅持文化育檢、文化強檢,以品牌創建帶動隊伍建設,積極總結提煉“雙檢精神”,凝聚全院共識,以老帶新的傳幫帶傳統打造成“青藍傳習”品牌,營造全院上下傳承匠心的濃厚氛圍。
黨建+平安建設 服務遼寧振興新突破
筑牢安全生產底線。院領導帶頭助企紓困,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米”,開展安全生產保護專項行動,解答企業安全生產難點、重點問題,助力企業持續穩定向好發展,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保護群眾切身利益。注重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持續深化簡案優質辦。共辦理侵犯人民群眾財產案件48件53人,辦理侵犯人民群眾人身權利案件19件24人。切實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黨建+環境保護 助力守護公共利益
“益心”守護生態環境。以“河長+檢察長”機制為抓手,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單位的聯合監督,摸排、篩查、管理涉河涉水公益訴訟案件,及時向相應部門反饋,督促其按期整改,守護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益心”保護公共環境。以預防性司法理念推動區域電動自行車安全監督工作,嚴格履行訴前程序,加強同行政機關的情況通報、線索移送、證據收集、結果反饋等方面的配合協作,助推轄區消防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切實做好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司法守護者。
黨建+檢察建議 加強訴源治理工作
注重小切口縱向研究。以辦理一個案件為切入口,針對轄區內反復大量發生的交通道路安全類案,深入分析同類型同案件頻發的原因,以檢察建議推動訴源治理,以“我管”促“都管”,引導道路安全主管部門履職負責,及時開展道路交通設施整治,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
推進精準化深挖細作。以辦理多個案件為突破口,分析案件之間的聯系,從卷宗中發現蛛絲馬跡,對涉事企業在安全檢查、日常管理、教育培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發出檢察建議,實現回訪中監督到位,推進企業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黨建+公開聽證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解決群眾煩心事。充分運用聽證員庫,發揮聽證員在司法公開、矛盾化解、監督辦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實現案結、事了、人和,創新聽證模式,實踐“上門聽證+簡易聽證”方式,彰顯檢察溫情,傳遞為民溫度,打通矛盾糾紛化解“最后一公里”。
成為群眾貼心人。以一杯水、一個微笑、一頓便飯的“三個一”為服務起點,拉近與來訪群眾的距離,深化落實信訪工作、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機制,用檢察為民真心換群眾理解真意,將12309檢察服務中心打造成群眾來訪的舒心地、順心地。
黨建+司法救助,用情守護弱勢群體
一次救助攜手長期關懷。持續推進“命案受害家庭關懷行動”,長期關懷被害家庭。同區婦聯聯合制發關注困難婦女群體、加強專項司法救助活動工作方案,完善“對口聯系+宣傳聯動+法治教育+聯動幫扶+跟蹤回訪”系統協作機制。共救助困難婦女4人,發放救助金4萬元。
一方有難多方聯動幫扶。探索“司法救助+社會救助”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構建工作聯動、銜接社會救助的一體化機制建設,完善同盤錦市杜麗梅志愿服務愛心協會等社會慈善組織的溝通協調,以黨員為代表的檢察干警在節假日給幫扶對象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做好救助幫扶“后半篇文章”。
黨建+普法宣傳 探索沉浸式普法體驗
從“請進來參觀了解”到“請進來參與議事”。以主題開放日為起點,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群眾及未成年人參觀了解檢察院職能,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組織“開放式”檢委會,深化檢務公開,推進社會各界參與案件討論,有效推進全民學法用法。
從“走出去釋法說理”到“走出去形象演示”。建立認罪認罰量刑協商機制,強化案釋法說理,開展禁毒、反詐騙、民法典、知識產權等主題進學校、進社區、進商場宣傳活動,錄制“云課堂”、制作《檢察院的職責》微動畫和《以法之名,保護少年的你》情景劇,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接下來,雙臺子區人民檢察院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持續推進“黨建+檢察”品牌建設,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之年貢獻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