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剛、齊長占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促進我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雙臺子區不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識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義,胸懷“國之大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攻堅克難的決心意志,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雙碳”目標,努力為全市大局貢獻力量。
一是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完整、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低碳循環發展,以整體性、系統性的視角落實“雙碳”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引導全社會減少煤炭消費量,有序推進域內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年初以來,已有龍人米業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發電等12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完成備案,實現能源體系清潔低碳發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決不把嚴控能耗和排放作為一般業務問題,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保持清醒頭腦,特別是在招商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方面,要實施專業招商、精準招商,著力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產品增加值率。
二是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結合無廢城市建設,以京環公司盤錦市固廢綜合處理園區項目為龍頭,從廢舊塑料、建筑垃圾、爐渣綜合利用以及生物菌劑生產等領域開展專項招商,目前,爐渣綜合利用已全面啟動建設,預計年內建成投產,大力引進循環經濟產業高端要素,進一步延長循環經濟鏈條,以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為核心,構建各類固廢協同處置、沼氣利用、污水處理于一體的生態循環系統,將其建設成為物質流、能量流循環再利用,兼具科技創新和科普教育,全面實現零排放和能源梯級利用的東北地區標桿性生態循環產業園區,為盤錦實現“生態立市”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精細化工開發區轉型升級。推動“老字號”由硬變軟,引導重點企業節能改造,布局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提升工業節能智慧化水平;推動“原字號”由短拉長,堅持精細化、高端化發展定位,充分利用全市石化產業“鏈主企業”原料優勢,不斷完善產業鏈,推動產業鏈向終端產品延伸,實現能源梯次利用,提高產業發展能級。推動“新字號”由小做大,重點培養新能源產業和數字經濟,實現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大力支持遼寧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全面啟動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項目建設;完善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智慧園區項目二階段設計;保障京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平穩運行;推進鵬鷂生物質液體燃料技改等工程加快建設,等等。
四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發展。嚴格規范項目的行政審批,健全審批制度,完善管理機制,落實能耗替代,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圍繞主導產業引進高效率低能耗項目,進一步壓實能耗需求,深入論證建設必要性、可行性,認真分析評估對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碳排放、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環境質量的影響。持續嚴把項目節能審查關、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關、項目安全審查關,確保能耗量、排放量只減不增。進一步強化能源結構調整,堅決控制總量、遏制增量、盤活存量,促進減油增化,推動產業開發區優化升級,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高標準減污降碳,協同推動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
五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立足現代商貿綜合服務區建設,“雙臺城”項目實現竣工運營,有序盤活老城區閑置資源資產,引進“網紅小店”、親子娛樂等新業態,促進城鄉消費提質擴容。立足遼河濕地文旅引導區建設,匯聚康養、文旅等“幸福產業”,“文旅”“養老+”產業全鏈條發展,形成宜居宜業、近悅遠來的綠色經濟帶。學習借鑒西安碑林博物館等先進經驗,探索“中華第一碑林”公司化、市場化運營模式,推動遼河碑林公園邁入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六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實時掌握重點用能企業能耗數據。落實能源消耗強度和消耗總量“雙控”管理,指導華錦集團、戴納索、魯華、生源熱力等5戶企業按月填報遼寧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組織三力、錦連兩個高能耗項目錄入監測系統。協調推動產業優化布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挖潛能源消費替代量,為新項目順利實施提供能耗保障。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特別是在培育儲能電池行業產業鏈方面,全力支持東科新能源汽車材料項目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安裝光伏發電,發揮思愛普盤錦綠色發展創新中心資源優勢,推動產業開發區光伏應用,探索打造“綠電園區”,鼓勵重點企業改進工藝、開展能源梯次利用、新上光伏發電機組等方式節能降碳。
下一步,我區將結合國家、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和通知要求,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充分挖掘生態資源利用價值。組織碳足跡調查工作。用節能、降碳、環保、綠色等技術手段,認證、核查等工具,多層次、多領域、多維度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在我區落地落實。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盤錦市雙臺子區發展和改革局
2023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