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步伐穩步邁進
年初以來,雙臺子區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鄉村毗鄰城區優勢得到進一步釋放,雙臺子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持續提高,各項重點任務不斷實現新突破,鄉村振興步伐穩步邁進。農業產業活力迸發 激活鄉村振興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全面完成春季糧食播種,播種面積4.855萬畝。2024年春季機械化播種率100%。大米聯盟企業整合土地面積達到4.2萬畝。肉類產量達到1600噸。稻蟹綜合種養面積2.4萬畝。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種植“紅海灘1號”等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面積1萬畝。完成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發放,引導農戶購買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加強農機技術推廣,指導作業主體利用北斗導航輔助插秧機作業。申報1個遼寧省知名農產品品牌。組織遼寧龍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盤錦會友繼剛米業有限公司參加各類展會5次。新增區級家庭農場3家。豐富鄉村產業業態。推進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完成綠港現代農業園區35棟閑置大棚維修改造項目招標工作,已開展施工,并與遼寧樂好堂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正在開展遼寧譽品中醫中草藥博物館項目建設。統一村箱包廠組建營銷隊伍,搶抓節日商機,增加創收。陸家鎮朝鮮族民俗風情旅游村對外營業。協調市文旅局對福滿山莊前期建設及規劃情況進行調研,提出可行性意見建議。依托盤錦市公交集團全域城鄉一體化綠色配送及快遞服務體系項目,推進縣鄉村物流網絡建設,目前項目正在進行招標。人才、文化同頻共振 引領鄉村振興加快培育鄉村本土人才。落實“遼寧英才計劃”,申報農業專家2人。組織開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共同富裕”專題培訓,培訓人數30人。吸引人才下鄉創新創業。落實個人涉農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審核登記貸款個人涉農創業擔保貸款26筆,發放貸款680萬元。強化鄉村人才待遇保障。全力做好“三支一扶”工作,征集2024年“三支一扶”崗位8個。保護傳承鄉村歷史文化。舉辦“水城謀振興 新年建新功”年味文化大集活動,清明節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惠民活動,讓人民群眾充分體驗文化魅力,保護傳承非遺文化。優化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分館數字化建設,拓展服務渠道,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強化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推送作品《思前想后》參選2025年遼寧省百姓春晚實施文化惠民工作,組織送演出10場,送文化輔導5場。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2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測評工作。組織開展新生活 新風尚 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云展覽活動、學雷鋒暨文明實踐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塑文明鄉風 展農民新貌”主題宣傳活動等。有力有效“五個加強” 推動鄉村振興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完成2019至2023年雙臺子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指標建設完成情況相關資料收集,材料編撰,自查報告編寫等工作。創建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1個。完成對光正臺村和任家村20噸以上農村小污設施出水上半年水質監測工作,全部達標。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科學安全用藥、測土配方施肥宣傳活動,引導農戶科學使用農藥化肥。完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填報,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52%。加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成2024年陸家鎮陸家村美麗宜居村申報工作。成立農村環境整治督導組,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持續開展農村環境凈化整治。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村黨組織場所陣地功能,全區有16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均統一懸掛標識標牌,服務面積均達到200平方米。各村黨組織發揮黨群服務中心“一室多用”綜合功能,積極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志愿服務和便民服務。加強黨對鄉村治理的領導。對村級重大事項“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抽查,建立“四議一審兩公開”臺賬,加強調研指導,定期溝通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完成村級“陽光三務”平臺居民小區陽光物業、供暖信息錄入工作。累計對“遼寧陽光三務”平臺錄入信息開展監督檢查24次,發現立行立改問題52個,已全部整改完畢。加大對農村“微腐敗”“蠅貪蟻腐”問題的查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