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高發人群有哪些?該如何預防?系列之二
四、我們應該怎么預防百日咳?
1.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重癥和死亡的重要措施。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中,未全程接種的適齡兒童應盡早補種,只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無需重新開始全程接種。
2.科學佩戴口罩
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感染百日咳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在人群密集的場所佩戴口罩可有效減少病原體傳播。若家長出現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近距離接觸照護嬰幼兒時應科學佩戴口罩,降低嬰幼兒感染風險。
3.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公眾日常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掩住口鼻,居室常通風,注意合理作息和適當的體育鍛煉。
五、暴露后如何預防?
在共同居住生活、工作學習等情況下,與百日咳病例(發病前1周至發病后3周)有接觸史者,應進行21天自我健康監測。接觸史包括:當病例說話、咳嗽、打噴嚏時,接觸者可能直接吸入病例噴出的含病原體飛沫而感染;共用物品也可能導致密切接觸傳播等情況。
監測期間如無咳嗽、流涕、發熱等不適癥狀,可正常學習工作;避免與嬰幼兒和孕產婦等重點人群近距離接觸,減少前往人群密集場所。一旦出現咳嗽、流涕、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對沒有完成全程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嬰幼兒、在托幼機構工作的密切接觸者或在發病、重癥高風險的重點機構(如月子中心中小學校、兒童福利機構和醫療機構等)工作的密切接觸者、家庭內嬰幼兒看護者、新生兒病房醫務工作者等人群,建議暴露后21天內(盡可能在暴露后2周內)在臨床醫生指導下接受藥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