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譜寫決勝之年新篇章
遼寧盤錦三力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新材料生產項目進展有序。作為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科技成果轉化重點項目,其核心技術乙烯三步法制MMA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發,為國內首創、居國際領先水平。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負責人張建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中試基地將加快通用模塊裝置建設,完善高標準中試車間及配套設施,建設人工智能控制室及園區智慧化管理系統,不斷提升中試基地的承載能力,計劃到今年末建成高標準中試車間23棟。他說:“未來,我們一定要利用好、發展好中試基地,幫助更多企業和科研團隊實現對‘達爾文死海’的突圍。”
拉動消費4000萬元!以“穩增長 促消費 惠民生”為主題的雙臺子區2025年第一批政府消費券活動圓滿收官。
今年,雙臺子區以“項目攻堅年”“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引領,明確了10個方面43項重要舉措,以項目攻堅抓發展、以作風建設促落實,開啟全面振興新突破決勝之年決勝之戰,奮力為遼寧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上勇于爭先作出雙臺子貢獻。
持續擴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穩步增長。始終將穩增長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決戰決勝經濟主戰場,穩一產、強二產、擴三產,三次產業協同發力,切實穩住經濟大盤,堅決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目標任務。高質量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緊緊圍繞全市銀發經濟、網紅經濟、會展經濟等10個產業新賽道,抓謀劃、抓招商、抓服務,全力推動三力中科廢舊塑料循環回收等45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專班推進魯華泓錦(二期)等96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不斷做大項目增量、效益增量。大力提振消費,推動文體旅農商等深度融合,積極發展研學旅游、冰雪經濟、賽事經濟、夜間經濟等多產業融合新興業態。在第一批政府消費券拉動4000萬消費基礎上,持續加力促消費政策,做強做優雙臺城、全都有等消費載體,提升汽車電商博覽會、藍裝家博會等特色會展品牌影響力,充分激活消費潛力。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開展穩企擴能專項行動,支持華錦集團等重點企業穩產增效,梯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構建龍頭引領、梯隊協同、鏈群互動的發展格局,確保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目標。協同推進主導產業、支撐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堅持數智賦能與延鏈補鏈同向發力,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推動康養醫養、數字經濟等產業鑄鏈成群、培育壯大,不斷提升遼河養老產業示范區、盤錦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示范區、京環固廢綜合處理園區發展能級,加快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園,持續豐富“1+3+3”現代化產業體系內涵。舉全區之力創建國家制造業中試平臺,推進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擴容升級,與華錦集團攜手共建中試基地E區。不斷提升技術價值發現能力和產業培育能力,以“人工智能+”賦能中試基地建設,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等,在國外壟斷和“卡脖子”難題上下功夫,奮力打造全市、全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動力源,力爭全年實施中試項目10個,完成產業化項目2個,儲備中試項目15個。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創新創業動力。堅持以改革破難題,認真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2個方案,先行先試、奮勇爭先,以改革的思維和舉措破解制約發展空間、產業結構、項目建設等制約高質量發展難點堵點問題,統籌做好要素市場化、國資國企、民營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改革創新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扎實做好“清風遼寧政務窗口”提標擴面、“辦事不找關系”改革、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改革等重點任務,讓“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成為常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國家穩經濟系列政策及省、市配套措施,全周期服務、全要素保障,讓各類市場經營主體的活力充分迸發。
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強化以開放促發展,積極構建“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模式,優化提升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服務能力,著力打造新的外貿增長點,培育發展外貿企業新主體,實現更多“盤貨出海”,計劃全年新增外貿企業3戶,進出口總額增長10%。全力打造高能級樞紐,持續做好“高鐵+”文章,做大做強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遼河新城等開放平臺,加大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導入,推動實現“產城一體、產城融合”,不斷增強輻射帶動力。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做優做強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新業態,持續提升龍人米業、會友繼剛等頭部企業深加工能力,培育壯大以友誼村朝鮮族民俗風情旅游村寨、后腰村白羽肉雞養殖等為代表的村集體經濟,加快走出一條“小而特”“精而美”的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建好建美宜居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加快實現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全覆蓋,讓農民群眾在農村生活更感舒心、更加幸福。
多措并舉改善民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做好就業社保、教育醫療、養老托育、住房保障等基礎性工作,扎實做好完善排水防澇系統建設、新建電動車公共集中充電裝置點等10件民生實事,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思想武器,聚焦建雙臺子區建區40周年主題,深入挖掘用好用活盤錦新世紀交通救援施救有限公司教育基地、“小紅樓”等紅色陣地資源,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做到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以文育城、以文興業,奮力推動文化事業產業繁榮發展。
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始終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嚴厲懲治6個方面突出問題、22種具體表現,以公心守初心,以真心換民心,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政務服務新氣象、政治生態新變化。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大興調查研究、求真務實之風,當好抓落實“行動派”,讓敢做善成、奮發有為成為風尚。
目前,各項重點工作推進有序。未來,雙臺子區將以“六拼”實現“六個新突破”目標,清單化、工程化、項目化,凝心聚力、篤定前行,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奮力推動現代化北方水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新突破決勝之年決勝之戰貢獻雙臺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