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窗口”樹標桿 便民服務暖人心
“現在辦事方便多了,我現在年紀大了不會用智能手機,但每次來村委會,工作人員都熱情主動幫我進行生存認證,真正幫我解決了一大難題。”任家村的劉大娘在村委會大廳辦事窗口說。
近年來,陸家鎮任家村“清風窗口”始終秉持“快捷、高效、便民”的服務理念,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強化作風紀律建設、提升辦事效率,讓便民服務不僅有“速度”更有“溫度”,獲評“清風遼寧政務窗口”。
“一門受理、全程代辦”,村民省事省心。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任家村根據服務的人群和特點,精準定位、整合資源,設置四個無差別綜合服務窗口,服務事項涵蓋民政救助、基本養老醫療、勞動就業、慈善殘聯、婦女兒童、計劃生育等領域。通過實行“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不斷規范工作流程,最大限度避免了村民“多跑路”的現象。同時,做好跟蹤回訪,通過意見箱、留言簿和電話回訪等措施,不斷優化服務質效,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優化服務模式,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米”。堅持“群眾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推動服務向村民延伸、向實處深化。針對村上高齡、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會主動上門幫助有困難的村民收材料、跑流程,變“讓群眾跑”為“為群眾跑”。同時,還堅持“主動靠前”解民憂,工作人員動態掌握村民家庭情況,對即將到齡的獎扶對象、殘疾證到期人員等群體做到“提前預警、主動提醒”,從“等服務”變為“送服務”,實現動態管理“零失誤”。聚焦“延伸服務”暖民心,在便民服務大廳專門設置了急救箱、老花鏡等便民設施,針對有創業需求的村民設置了金融服務刊物展架。在“清風窗口”,經常能夠看到工作人員為老年人提供手機APP生存認證的手把手教學,面對水電費代查、養殖政策咨詢、網絡購物等事情,工作人員也熱情相助,用“小事不拒”的態度詮釋便民服務的“溫度”。
在窗口工作人員邵會寧的記事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村民的“關鍵小事”,從政策咨詢到生活瑣事,她說:“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工作人員劉景波的代辦清單里,每一份材料都被整理分類,標注著需要向哪個部門投送或審核,他說:“村民‘下單’,我‘跑腿’,每天雖然辛苦,但能確保村民辦事‘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也是值得的。”
“一站式”服務到“零距離”關懷。任家村將繼續深耕“清風窗口”建設,不斷拓展服務深度與廣度,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創新服務模式,讓“清風”吹進千家萬戶,讓“小窗口”真正成為便民服務的“暖心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