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創建為筆 繪就法治新畫卷——記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區人民檢察院
檢徽閃耀,文明之花在區人民檢察院綻放。區人民檢察院以文明創建為筆,繪就了一幅法治與文明交相輝映的新畫卷。
區人民檢察院將精神文明建設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領學促學作用,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支部學習的“必修課”,定期開展專題研討,確保全體干警思想統一、行動一致。同時,還通過組織干警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走進區人民檢察院辦公樓,古代法制史、西方法制史以及國學、廉政文化與憲法知識等宣傳展板錯落有致,既是對內教育的陣地,也通過檢察開放日等活動向公眾展示濃厚的檢察文化氛圍。數字榮譽展室搭載數字AI技術平臺,陳列著各類榮譽獎牌,更有退休檢察人員自發捐贈的舊式制服、辦公物料等“老物件”。這些無聲的展品,拼湊出區人民檢察院三十多年來發展變化的足跡,展現出一代代檢察人之間的精神傳承與使命延續,激勵著新一代檢察人奮勇向前,也成為展示檢察文化的重要窗口。
“檢察講堂”是區人民檢察院提升干警素質的品牌活動。在這里,沒有高高在上的專家,只有輪流上臺的檢察干警,他們分享在辦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累的經驗和學習的感悟。這種“以講促學、以學促干”的方式,讓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變成了一種互動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這種形式實現了“關鍵少數”帶動“全員進步”的良好效果,鍛造了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檢察隊伍。
文明創建的成果,體現在履職盡責上。區人民檢察院全面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圍繞窨井蓋安全治理、固體廢棄物丟棄、電信詐騙、殘疾人權益保護等群眾關切的領域,積極開展專項監督,大力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為守護綠水青山、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貢獻力量。在全市率先完成辦案區規范化建設,安裝綜合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了檢察辦案的效率和規范性。
在司法救助工作中,區人民檢察院不僅注重經濟上的幫扶,更關注被救助者的精神需求,建立長期性關懷幫扶機制,幫助困難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2021年到2024年,為30名被救助人發放救助金46萬元,并聯合盤錦市杜麗梅志愿服務愛心協會為被救助家庭送去生活物資,延伸多元化救助效果。這種“司法救助+社會救助”的新模式讓司法救助的溫暖真正傳遞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心中,也獲得了群眾的高度認可,一面寫著“解困真情在,為民辦實事”的錦旗,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保護未成年人工作中,區人民檢察院創新形式,將法治教育融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中。選派檢察人員擔任區內各中小學、公立幼兒園法治副校長,實現對域內學校的全覆蓋。法治副校長們不僅講好開學第一課、開展主題班會,還自編自導自演了情景劇《保護少年的你》,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向孩子們普及法律知識。此外,他們還組織了“以法之名,保護少年的你”主題繪畫比賽,讓孩子們在繪畫中學習法律、感受法治。
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區人民檢察院開通了“檢察長服務企業直通車”,檢察長親自帶隊,深入企業走訪調研,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了解企業訴求,提供精準的法律服務。2022年,與區工商聯建立溝通聯系機制,舉辦聯合發文儀式暨民營企業家座談交流會,共同探討服務企業的新思路;與區應急局聯合召開企業座談會,以檢察視角推進安全生產;開展知識產權法律宣傳,引導企業嚴格保護和合理運用知識產權。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也贏得了企業的廣泛贊譽。
在法治宣傳工作中,著眼全方位傳播檢察聲音,搭建線上線下融媒體宣傳矩陣。組建法律宣講團,深入轄區企事業單位、機關、社區、學校開展普法宣講活動,解讀法律知識,深化民事行政檢察精準監督宣傳,精心策劃公益訴訟檢察宣傳,圍繞保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實際,護航未成年人成長。同時,他們還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發布最高檢、遼寧檢察、民法典、以案普法、反詐等各類話題微博,官方微博連續兩年獲評“全國檢察微博三十佳”,為營造濃厚法治氛圍貢獻力量。
從數字榮譽室里的老物件,到“檢察講堂”上的知識分享;從司法救助中的點滴關愛,到普法宣傳時的“檢察藍”;從法治課堂中的情景劇,到服務企業中的“直通車”……區人民檢察院用實際行動發揮檢察職能,服務社會發展,詮釋著“文明”二字的深刻內涵,也用一個個生動的事例,書寫著新時代檢察工作的精彩篇章。
區人民檢察院將以此次獲評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繼續堅持文明創建與檢察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社會貢獻更多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