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預防科普:基孔肯雅熱科普知識 系列之二
五、如何控制基孔肯雅病毒傳播?
減少基孔肯雅病毒傳播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蚊蟲媒介和減少蚊蟲孳生地。每周清空和清潔盛水容器、處理廢物。在疫情期間噴灑殺蟲劑殺滅成蚊,對蚊子停留的容器內部和周圍的表面進行藥物處理,處理容器中的水以殺死未成熟的幼蟲。
六、旅行者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出發前旅行者需查閱目的國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區正在發生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的基孔肯雅熱感染風險。出行時,宜攜帶含有避蚊胺、埃卡瑞丁、檸檬桉油、對薄荷烷二醇等活性成分的驅蟲劑,并按照說明使用。也可使用經0.5%氯菊酯處理的衣物和裝備(如靴子、襪子、帳篷),使用蚊帳、穿寬松的長袖上衣和長褲。盡可能選擇配備紗窗紗門的住宿場所。旅行結束后2 周內仍需預防蚊蟲叮咬,確保旅行者不會因隱性感染,將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病原體帶入境內,導致傳播。旅行歸來后,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或皮疹癥狀,請及時就醫,并說明旅行時間和地點,以盡快得到診治。
七、個人和家庭如何防蚊滅蚊?
(一)個人防護。疫點周邊或蚊蟲活躍區域,居民應做好個人防護,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必要時使用驅蚊液、驅蚊貼等產品。室內可安裝紗門紗窗,夜間睡眠時使用蚊帳。
(二)室內積水管理。水培植物如富貴竹應每3—5天徹底換水,同時沖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也可投放滅蚊幼劑或采用物理隔斷方式防蚊。定期檢查飲水機水槽、冰箱底部水盤等隱蔽處防止積水。
(三)天臺、陽臺及門前屋后積水管理。屋頂反墚、排水槽等應定期疏通,避免堵塞積水。陽臺、天臺、庭院內的花盆、泡沫箱、廢棄瓶罐等容器應及時清理,閑置容器應倒扣放置,儲水容器如水缸應加蓋,廢棄容器徹底清除。竹筒、樹洞應進行封堵或改造,蓮花池養魚防蚊。空調冷凝水應及時排凈,廢棄輪胎在底部打孔或避免露天放置。下水井進行防蚊封堵,有條件的建議將明溝改為暗渠。
(四)室內滅蚊。室內可使用合格的殺蟲氣霧劑、蚊香液、盤香等減少蚊蟲叮咬。使用發煙滅蚊片或全屋用殺蟲氣霧劑施藥時,應先關閉門窗,施藥后人員離開,30分鐘后再開窗徹底通風后方可進入。如室內發現有成蚊滋擾時,應及時開展室內滅蚊。此外,蚊蟲較多區域,可配合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物理滅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