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銀發經濟”新藍海 繪就幸福養老新圖景
在雙臺子區,一幅以“銀發經濟”為墨、以“幸福養老”為題的民生畫卷正徐徐展開。自盤錦市2021年成功獲批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城市以來,雙臺子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園區生產、街區展示、社區服務”三位一體的前瞻布局,著力構建“四中心、一基地”的產業體系,即養老模式輸出中心、康復輔具展示中心、養老產品研發中心、養老企業交易結算中心和康復輔具生產基地,全面激活養老產業價值鏈,為新時代“銀發族”的幸福生活注入強勁而溫暖的“新動能”。

產業筑基:打造康復輔具“夢工廠”,激活創新“強引擎”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創新是第一動力。在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內,一座現代化的康復輔具產業園區拔地而起,成為盤錦銀發經濟產業園的“硬核”支撐。園區總占地128畝,一期已建成65畝,3.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鱗次櫛比,靜待企業大展宏圖。
這里不僅是生產的聚集地,更是創新的策源地。園區深度依托盤錦雄厚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礎,推動入駐企業與華錦集團等龍頭企業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將本地原材料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園區內企業正集中力量攻關輕量化、可穿戴康復輔具、組裝式器具及核心零部件等前沿領域,一個技術領先、鏈條完備的康復輔具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尤為亮眼的是,來自廣東的行業翹楚中匠福公司攜“蘆之美蘆花板康復家具項目”落戶于此。該項目獨具匠心地將盤錦濕地獨有的蘆葦資源轉化為環保、耐潮的蘆葦板,用于生產高端康復家具。這一“點葦成金”的創新實踐,不僅在首屆東北亞國際銀發經濟合作交流活動、第八屆成都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上廣受贊譽,更一舉實現了盤錦區域適老化家具研發生產“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它如同一顆“金種子”,其標桿效應正逐步顯現,必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為雙臺子區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街區賦能:構建一站式康養“服務圈”,提升消費“新體驗”
如果說產業園區是“生產端”的強力引擎,那么遼河康養輔具文化街區就是“消費端”的溫馨港灣。總投資2.5億元,坐落于雙臺子區新堤街的這條特色街區,早已超越了傳統商業的概念,它是一個集康復輔具展銷、適老化樣板間沉浸式體驗、康養專業人才教育培訓、康養企業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服務載體。
走進街區,仿佛置身于一個未來康養生活的“體驗館”。這里已成功吸引廣州一康醫療設備實業有限公司等27家行業領軍企業入駐,匯聚了40余個知名品牌、超過1000種康養產品。從智能輪椅到多功能護理床,從健康監測設備到日常助行器具,琳瑯滿目,一應俱全。2024年,街區營業總額已實現1020萬元,預計2025年線上線下總營業額將突破2000萬元。在這里,老年人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可以親身體驗、自主選擇的“主角”,他們可以直觀感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享受觸手可及的溫馨康養服務,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社區延伸:織密輔具租賃“服務網”,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養老服務的溫度,最終體現在社區,體現在每一位老年人的身邊。為了讓康復輔具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家庭,雙臺子區創新性地打造了覆蓋全區的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體系。
通過精心布局,全區已建成“一中心五站點”的服務網絡,將專業的康復輔具體驗與租賃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無論是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是需要短期康復支持的居民,都無需再為獲取適配輔具而奔波。租賃產品涵蓋了電動護理床、輪椅車、制氧機等6大類國內一線品牌輔具,能夠全面滿足不同康復人群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這張細密而溫暖的“服務網”,不僅有效降低了家庭養老成本,更打通了政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尊重。
盤錦銀發經濟產業園的建設,是雙臺子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服務業向更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它不僅是產業的集聚地,更是幸福的策源地。雙臺子區將繼續深耕“銀發經濟”這片廣闊藍海,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持續優化產業生態,提升服務品質,努力讓每一位“銀發族”的晚年生活都更加幸福安康、更有尊嚴,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堅實的盤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