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高廣大群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大力開展應急避險宣傳工作
雙臺子區將應急宣傳作為民生基礎工程持續推進。一是深化主題宣教活動。在“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期間,聯動8個街鎮及多部門打造“科普+實訓+演練”立體化宣傳體系。于鳳凰廣場設置應急技能實訓區,現場教授心肺復蘇、滅火器使用等實操技能,發放《防災避險手冊》《燃氣安全指南》等資料10000份,覆蓋群眾超20000人次。創新開展“小手拉大手 安全一起守”校園行動,鼓勵學生制作防溺水科普短視頻,通過教育局官方平臺推廣優秀作品,形成“學生帶動家庭、學校輻射社會”的宣傳鏈。二是強化常態化宣傳機制。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及社區宣傳欄高頻發布防汛避險常識、極端天氣應對指南,上半年累計推送預警及科普信息120條。
二、加大力度組建和培訓專業應急隊伍
一是建強基層應急力量運用“兩化三查”機制(系統化摸排、精準化動態管理,查隊伍、查物資、查儲備)更新全區8支街鎮救援隊伍(549人)信息庫,完成3輪衛星電話通聯測試。組織1輪救援裝備專項培訓,覆蓋高壓細水霧滅火機、遙控救生圈等30類292臺(套)裝備,由廠商專家現場指導操作規范,提升裝備實戰應用能力。二是強化專業能力培育。舉辦1輪災害信息員專項培訓,邀請市應急局專家講授災情統計報送流程,強化鎮、街、村、社區共86名信息員“快、準、全”應急處置能力。
三、組織開展各類應急避險社區救援演習
一是實戰化演練提升協同效能。2025年8月在東地村開展防洪避險全流程演練,模擬暴雨紅色預警疊加遼河超警水位(5.47米)復合災情。聯動教育、衛健、公安等6部門60余人,30分鐘內安全轉移參演群眾15人,優化“預警發布-交通管制-老弱轉運-安置管理”響應鏈條。二是制定《基層應急預案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啟動全區村(社區)預案修訂,重點完善弱勢群體“一對一”轉移幫扶機制。
盤錦市雙臺子區應急管理局
202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