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喜遷新址,養員們享受到了“互聯網+養老”的管理服務;7月末,遼河街道雙河社區日間照料室開始為附近老年居民提供營養配餐,進一步提升了日間照料室的服務質量。雙臺子區切實抓好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民生實事,全力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共享現代化濱河國際城區建設的福祉。
推進壁掛爐取暖工程。“比起買煤、燒爐子、掏煤灰那可干凈、省事多了。”良種場的張大哥說;他還琢磨了節約費用的小方法,就是家中無人時不開機;家中無人的房間不開暖氣片,就能節約不少運行費用。雙臺子區積極推進涉農街鎮壁掛爐取暖工程,為廣大村民謀利益。據統計,雙盛街道、陸家鎮和統一鎮擬安裝燃氣壁掛爐的共涉及10個行政村和良種場,集體戶口戶數為4343戶(含低保戶169戶),目前已安裝4383戶。雙臺子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步工作中,他們將對全區燃氣輸氣管線進行排查,確保用氣安全;加強監管,確保燃氣壁掛爐使用安全;還要督促燃氣壁掛爐企業加快安裝進度,并做好安全常識的宣傳工作。
推進垃圾分類工程。“我們首先在農村開展了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也為開展城市垃圾分類工作開了個好頭?,F在正在城區8個點位進行垃圾分類試點,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擴大覆蓋面。”據京環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雙臺子區開展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預計到年底,可完成設施設備、人員配置等工作,生活垃圾分類鋪蓋率達到100%。這一民生工程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認可,大家認為生活垃圾分類,不僅能夠促進城區環境進一步改善,同時也能讓居民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
推進分級診療工程。年底前依托32家行政社區首先完成1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目前雙河社區衛生服務站已投入運行。據介紹,雙臺子區進一步深化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分級診療制度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上半年,區本級投入資金360余萬元,對上爭取資金300余萬元,完成了“兩院兩中心”醫療設備的更新和購置。依托市中心醫院,建設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大遠程會診中心”。目前,已完成了DR安裝、生化檢驗設備安裝。
推進食品藥品監管工程。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他們從日常監管、重點環節、品種、區域入手,以超市、農貿市場為重點檢查場所,以生鮮、蔬菜、鮮肉凍肉等消費量大的日需食品為重點檢查品種,對經營主體資格、索證索票、食品標簽標識、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等方面開展重點監督檢查。在藥品安全監管方面,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與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做好工作對接,做好對轄區內藥房、醫療機構(診所)、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監管工作,并加強重點區域流通環節藥械監管工作。在餐飲服務監管方面,主要規范餐飲單位后廚環境,改善衛生條件,推進“明廚亮灶”工程。對各個市場的風險等級進行了評定,其中天河市場,九化市場,東風市場、興達市場為C級,果品批發市場為D級,其它獨體店為A級,評定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程。盤錦哥弟養殖有限公司已建成畜禽規模養殖場標準化生態建設項目,實現了資源化利用。雙區環保局、綜合執法局負責對散養戶進行規范化管理,要求其自行在庭院內建設糞污處理設施,達到環保要求。以涉農街鎮、村為單位建成了10處共計1500立方米的畜禽糞便儲存池,各涉農街鎮制定了《畜禽糞污治理工作制度》,建立了“戶暫存、村收集、鎮處理”處理體系,實現資源化利用。共在12個行政村建成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各涉農街鎮制定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制度》,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同時,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關閉或搬遷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