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2016年 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7-11-17 瀏覽次數:1727

         ——2016年1月6日在盤錦市雙臺子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有力監督和鼎力支持下,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總要求,以“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為重點,搶抓機遇,克難攻堅,積極作為,圓滿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一年來,全區經濟社會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尤其值得欣慰和自豪的是:重點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市領跑;精細化工項目平臺建設獨樹一幟;城區管理立足百姓福祉路徑更寬。

——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預計所屬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7.1億元,比上年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3.3億元,比上年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0億元,比上年增長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4960元,比上年增長10%。

——重點指標增速在全市領跑。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53739萬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5%,增速列全市縣區第一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91億元,增幅高于全市16個百分點,增速連續第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位;工業用電量增長21%,增速全市第一。

——精細化工項目平臺建設迅猛推進。面向全國,引領東北,高標準規劃建設盤錦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盤錦精細化工科技園)。北京格林凱默醫藥用催化劑、天津鑫源廣泰鋰電池添加劑、北京凱米特聚氨酯新材料等13個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創新產品項目井噴式落地,園區發展呈現“風景這邊獨好”的喜人態勢。

——城區管理力度空前。注重還空間于百姓、還公平于社會,開展了建區以來力度最大的城市綜合治理行動,大規模拆除存在多年的違法建筑累計近20萬平方米,得到了全區老百姓的衷心擁護。以創新性思維和辦法破解動遷難題,房屋依法征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過去一年,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比預想的更大。為此,我們出實招,迎難而上;求突破,開拓創新。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立足增強發展后勁,堅定不移抓好項目建設。注重以優質項目提升經濟效益,全力抓好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招商,著力引進投資有效益、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的好項目。全年共簽約引進重點項目28個,完成市里招商簽約任務指標的187%,完成比率全市第一。強力推進項目開工和竣工,牢牢抓住審批服務、基礎設施支撐、要素保障等關鍵環節,加大跟蹤服務力度,全年新開工項目28個,竣工項目21個,開工和竣工項目數量與質量創歷史最佳水平。

二是立足夯實發展根基,全力轉方式調結構。順應市場需求和科技進步新變化,依托區域發展優勢,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加快產業發展。

工業經濟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精細化工產業園區30平方公里控規編制工作順利完成,基礎設施全面升級,項目承載力顯著增強。北方戴納索、北化魯華、宏業石化、恒躍印刷等骨干企業運行平穩;中泓化工菊酸、洪鼎化工車用化學品等項目實現試車生產;天津三千化工集團甲磺胺、北京百利時高端采油助劑等13個項目開工建設。園區工業企業全口徑稅收首次突破億元。

服務業發展亮點頻出。專業市場建設成果初顯,五金機電汽配城商鋪入駐率超過80%,年商品交易額突破10億元;泰為二手車市場試營運行,月交易量超過1000臺。電子商務發展提速,批發零售、物流配送等企業加快向線上線下交易轉變。京東盤錦館開館營業,公路港創客電商孵化基地正式運營。全市年度唯一簽約的服務業外資項目意大利維龍盤錦市區域物流分撥中心成功落地。4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6億元,全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63.7億元。

高度重視發展旅游業。把旅游業作為一項大產業謀劃,積極推動編制《雙臺子區旅游發展規劃》、《遼河水上游規劃》,用旅游的理念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遼河右岸水榭春城室內水上樂園項目竣工在即,四海釣場投入使用。精心打造川貴特色小吃一條街,休閑游、鄉村游、特色小吃游規模態勢初顯,旅游總收入占全市旅游總收入的18%。

農業種養結構不斷調整。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4.2萬畝,規模化養殖率達到70%。大力推廣泥鰍魚養殖業,魚苗孵化總量占全市20%,養殖面積達到1500畝。探索發展認養農業1200畝。江蘇綠港現代農業觀光園項目一期4.5萬平方米陽光溫室主體工程竣工,成為全市設施農業中品質最優的龍頭項目,全區設施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三是立足轉換發展動能,卓有成效推動創新創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小巨人企業、樓宇經濟為主攻方向,努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進國家、中關村等高新技術企業13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3家,盤錦鑫安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文化傳媒、物流、電商等特色樓宇經濟逐步興起,全年新發展樓宇面積9.6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78戶。新建沙發產業創業園等小微企業發展平臺2個,新增小微企業4050戶,其中新增公司類企業350戶。小微企業發展平臺總數增加到6個,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

四是立足文明城市創建,大力推進城區建設改造。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牽動全局的系統工程來抓,城區建設改造獲益最多。老城區累計維修改造主次街路和小街小巷8萬平方米,改造排水等綜合管線11公里;完成城區主出口亮化工程,建成區亮化率達到100%;新建綠道綠廊6.7公里,新增綠化面積68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遼河新城城北公鐵立交通車,新城、主城實現快速鏈接;林豐路、經六路、緯五街等市政道路建設推進迅速,中新線擴建全面啟動;高壓線遷改工程開始實施,供水、供暖、供氣管網進一步完善,具備了全面開發建設的良好條件。

經過全區上下一年的艱苦努力,我們順利通過了文明城市年度省檢和國檢驗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為全區百姓內化于心的思想共識和外化于行的行動自覺。雙臺子區向著“城市有靈魂、人民有信仰、社會有動力”的夢想和追求邁出堅實步伐。

五是立足建成小康社會,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堅持民生導向,著力補齊短板,民生實事全部兌現,老百姓的獲得感再次提升。

棚戶區改造實現新的突破。新爭取國家開發銀行棚改專項貸款12.48億元,預算內棚改配套補助資金0.89億元、基金1.1億元,發行棚改專項債券8億元。完成年度棚改任務3335戶,長征小區、宏偉小區兩個集中安置項目實現開工,2014年新城雅苑和新城尚居兩個棚改項目順利推進。

宜居鄉村建設取得新的成果。實現全域建成美麗村目標,任家、光正臺等9個村屯按照示范村標準積極推進。在全市率先實現飲水管網城鄉并軌,解決了統一鎮、常家村2.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規范浴池、超市運營管理,燃氣覆蓋率達到95%。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農村百姓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成實名制就業11580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6%。啟動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全民參保率達到95%,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現并軌。退休職工養老金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和醫療保險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

城鄉居民生活條件持續改善。改擴建社區(村)服務站、養老服務站10個,新城社會福利中心通過PPP模式運作實現開工。為低保戶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公租房1260套,綜合改造36個棄管住宅小區,完成“暖房子工程”35萬平方米。加大對困難群體幫扶力度,實施精準扶貧,全年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4783萬元。

社會事業不斷推進。新增標準化小學和公辦幼兒園各1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標準提高到40元。鎮衛生院和14個村衛生室全部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農村居民實現醫保刷卡。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21家社區書屋通過省級驗收,建成省級農民健身廣場2個。

社會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積極推進街道、社區改革試點工作,大力加強社區建設,社區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堅持社會穩定工作常態化管理,全年累計投入6726萬元,化解了一大批歷史遺留的信訪積案。深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國防動員教育、民兵預備役工作進一步加強,雙擁共建工作扎實推進。物價、司法、僑務、宗教、殘疾人、統計、檔案、婦女兒童、青教、紅十字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重要成績。

六是立足工作落實到位,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堅持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政府作風進一步轉變。

認真執行《雙臺子區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規則》,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圓滿完成“六五”普法規劃任務,依法行政深入推進。

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全年辦理區人大代表建議30件、區政協提案57件,辦復率均達到100%。

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加大監察審計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政府廉政水平全面提高。

實施新一輪機關提效行動,機關干部走上街頭,走進企業,深入到群眾中,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奮戰,用時間和效率贏得了有質量、有效益、實實在在的發展。

各位代表,2015年的勝利收官,為我區“十二五”規劃劃上了圓滿句號。

五年來,我們用力于發展,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們把區域發展放在全市全省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謀劃,在實踐中創新探索轉型發展之路,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以盤錦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遼河服務業產業帶為代表的具有持續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培育。預計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財政口徑稅收收入分別是“十一五”末期的1.5倍和1.43倍,年均分別增長8.4%和7.3%。累計實施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19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0.4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4.3倍。

五年來,我們用效于城市,始終堅持城市讓老百姓生活更美好的建設和管理理念,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老城區面貌煥然一新,遼河新城,加速崛起,農村環境變化翻天覆地。累計新建、維修改造主次街路和小街小巷210條,新建、維修村路186.5公里;新增城市綠地302公頃,改造棚戶區260萬平方米;綜合改造棄管小區42個,改造面積3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規劃面積由23.71平方公里增加到27.28平方公里,累計新增建設用地578公頃,為“十三五”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空間保障。

五年來,我們用情于百姓,始終堅持把提高民生福祉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預計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長2 倍,年均增長14.8%。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統一標準,全民參保率達到95%。維修改造學校11所,新建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3所;全區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學前教育發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新建、改擴建標準化村衛生室14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社會事業、社會管理取得長足進步,與全市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老百姓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五年來,我們用心于內涵,始終注重自我發展能力的提升,注重內生動力的凝聚,持之以恒向上爭、對外招、拼命干,走對路,干對事。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我們認清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具備了在新常態下想發展、能發展、會發展的能力。我們啃骨頭,破堅冰,趟新路,建設了國內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在全國發行第一支停車場專項債券5.5億元,通過多措并舉先后籌集建設資金50億元,有效支撐了“一帶三區”的開發建設,為全區發展積蓄了新能量,創造了新優勢。我們敢于擔當,善于擔當,體現擔當,不爭論,不折騰,不懈怠,越干越勁頭十足,越干越信心倍增,越干越激情滿懷。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取得的可喜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大力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區人民齊心協力、拼搏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全區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雙臺子區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一是全區經濟總量偏少,經濟結構單一,實體經濟規模較小,部分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益不高。二是受市場環境影響,部分項目建設進度放緩,投資動力明顯減弱,后續項目儲備不足。三是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財政增收壓力增大,財政支出剛性增強,收支矛盾日趨加劇。四是政府職能轉變有待加強,個別干部責任意識淡化,擔當精神不足,抓落實的本領不強,等等。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從主觀上查原因,找差距,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打贏雙臺子區爬坡過坎攻堅戰,實現全面轉型升級,走向全面協調發展的關鍵期,雖然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但我們必須看到,雙臺子區仍然處于可以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從外部發展環境看,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技術進步方興未艾,生產要素加速流動,為我們加快引進先進技術和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國家新一輪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密集出臺,加大了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投入力度,讓我們有機會抓住新機遇,實現新作為。

從我市、我區自身情況看,盤錦新一輪振興號角已經吹響。盤錦港拉近了我們和世界的距離,京沈客專二線和城市輕軌的規劃建設,為我們謀劃發展高鐵經濟創造了難得機遇。依托“紅海灘”這張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叫得響的旅游名片,做大做強遼河旅游、帶動沿岸開發條件日趨成熟。華錦“十一五”優化項目工程的實施、功能性作用的持續放大,盤錦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的創造性規劃建設,讓我們找到了打開和追趕世界前沿精細化工發展的金鑰匙與新路徑,這些都為我們實現工業強區、打造千億級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老城區改造提升在即,遼河新城已蓄勢待發,老城區與新城區兩區互動,城市建設、服務業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浪潮。特別指出的是,歷經了“十一五”、“十二五”的持續努力,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帶三區”的發展總布局,挖掘了“一路、一河、一企、兩區”的發展新優勢,達成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思想共識和萬眾一心、干事創業的行動自覺。面對“十三五”,我們必須倍加珍惜業已形成的良好工作基礎和發展態勢,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搶抓機遇,勠力同心,砥礪前行。

“十三五”時期,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和區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四個著力”總要求,堅持“一帶三區”發展總布局,以“一路、一河、一企、兩區”為戰略支點,保持發展定力,創新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增強地區經濟實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福祉,建設國內重要的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現代新型服務業集聚區和魅力新城,實現全面轉型升級,走向全面協調發展,加快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生態的濱河新型城區。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到2020年突破200億元。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匹配,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重點任務是: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構建支撐發展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打造新型城鎮化新典范;著力鼓勵創新創業,培育發展新動力;著力完善體制機制,釋放發展新動能;大力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匯聚區域競爭新優勢;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人民安居樂業新期盼。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點,面對全區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奮力實現“十三五”宏偉目標,為雙臺子區人民建設更美的家園,創造更好的生活!

三、2016年重點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和區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四個著力”總要求,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所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完成更高目標,確保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全年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發揮項目建設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選準方向,擴大有效投資,以增量優結構,轉方式,促增收。

加大項目引進和建設力度。要下大氣力引進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增長潛力大、帶動產業結構優化、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強化項目推進責任制,突出抓好一批新項目開工、續建項目建設。注重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全年確保引進重點項目20個,新開工和竣工重點項目各25個。

加強要素保障。要加快編制完成陸家鎮、統一鎮小城鎮發展規劃。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確保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全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少于30公頃。加強政企、銀企對接,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重點工程建設。全年完成域內銀行新增貸款12億元,PPP融資5億元,力爭發行債券5億元。

(二)著力提升工業發展水平。堅持把發展工業作為首要任務,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努力優化工業布局。

壯大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集群規模。要全力服務華錦“十一五”優化項目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天津三千化工集團甲磺胺、沈陽普瑞興高端合成樹脂等項目建設投產,全年確保工業竣工項目10個以上。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著力引進高端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項目。支持現有企業重組升級改造,抓好北方戴納索、北化魯華等企業的穩產運行。推動實施園區外工業企業整頓和搬遷。全年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以上。

完善產業園區功能。要加快盤錦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和產業化基地建設,提升企業孵化能力和產業化發展能力,增強產業園區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園區路網、排水、供電等基礎配套設施,完成危化品停車場建設任務,確保綜合管廊投入使用,污水處理系統與華錦集團并網。做好外環路以西工業用地保障工作,滿足項目入駐需要。

(三)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堅持高標準建設服務業集聚區,強化服務業項目招商和運營,努力提升現代服務業比重。

全力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要加快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商業地產開發進程,啟動中自控、環湖商圈建設,確保興隆新二百、泰為汽車文化產業城全面運營。依托省級精細化工物流示范園區、盤錦公路港、盤錦五金機電汽配城,大力發展工業品、農產品、危化品物流。確保意大利維龍盤錦市區域物流分撥中心開工建設并投入使用。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園加快建設,培育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平臺,促進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積極發展旅游地產、樓宇地產,努力消化存量,促進地產投資、商品房銷售保持平穩。

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要做好遼河水系文章,傾力打造娛樂遼河、產業遼河、大美遼河城市新名片。著力開發河海深度游,推動城區段至鼎翔段部分航道通航。加快遼河兩岸水上娛樂、休閑設施、商業配套等項目開發,建設國際濕地旅游盤錦接待首站。打造任家、光正臺旅游特色村,發展鄉村休閑觀光、養老度假、民宿等特色旅游產業。加強與國內外旅行社對接合作,積極開拓旅游市場,開辟精品旅游線路,力爭全年旅游業總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

(四)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堅持創新帶動創業、創業推動創新,逐步建立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要積極鼓勵企業自建實驗室、研發機構,努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技術和高端產品。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努力建成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和創新戰略聯盟。全年確保引進大學研究院1所,新增市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4個,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以上。

加快創業創新平臺建設。要加快完善中珠創業大廈等樓宇配套服務功能,大力發展旅游、金融、文化傳媒、電子商務等特色樓宇經濟。推動遼河新城中小企業創業園開工建設,年內實現精細化企業孵化基地和沙發產業園全部投入使用。逐步建設一批規模適度、要素集聚、功能完備的“園中園”“創客園”,推動平臺建設向平臺經濟轉變,把我區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最具特色的創新創業示范區。

加快創業創新服務落地。要落實各項配套設施和服務措施,竭盡全力為小微企業營造一流的發展環境。培育做大市場主體總量,完成“個轉企”530戶,新增小微企業5000戶以上。加快設立小微企業投資引導基金,提升國有擔保公司擔保能力,全年提供擔保服務2億元以上。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建設,加快人才集聚,為創業創新、加快轉型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

(五)不斷強化城市建設與管理。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圍繞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面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要加快城市路網建設,完成中新線改造,推動林豐路大橋通車、城北街實現東西貫通。加快遼河新城站前廣場土地一級整理步伐,啟動站前廣場建設,推動火車站東站房設計開工。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加快實施地下綜合管網改造,推動錦盤河街等在建泵站投入使用,逐步推進城市排水管線實現雨污分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完成濕地公園三期和雙繞河公園一期工程。

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要大力推進棚改回遷樓建設,確保新的集中安置回遷區如期動工,推動長征小區、宏偉小區、學府園二期主體加快建設,新城雅苑、新城尚居、湖濱四季城四期等在建集中安置區實現入住,全年確保回遷居民2000戶以上。繼續破解征收、土地、資金瓶頸,適時推進棚改地塊房屋征收進程,妥善解決好征收遺留問題,全年確保征收房屋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年度棚戶區改造任務3737戶。

加大城市綜合整治力度。要繼續推動社會管理重心和服務資源下沉,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為百姓提供更精準服務。繼續扎實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基本完成城區內違法建筑拆除任務,常態化實施各類綜合治理,推行嚴管重罰管理機制,打造城市綜合管理示范街2條以上。深化文明創建內涵,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我們要努力讓雙臺子老城區“人向好,城向美”。

(六)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堅持高標準建設示范村,從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生活服務便利化入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要加快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確保所有村屯實現24小時供水,燃氣普及率達到100%,農村公交線路全部開通。積極構建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引導群眾轉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完善鎮、村總體發展規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推進鎮域經濟加快發展。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特色產業,推進綠港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園加快建設,推動無土栽培、食用菌生產向產業化經營轉變,促進泥鰍魚養殖向泥鰍魚經濟轉變。培育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全年認養農業面積5000畝以上,逐步形成宜居鄉村建設與農民增收致富互為支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七)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開放發展,繼續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推進投資服務便利化改革。要完善并聯審批,精簡審批流程,確保行政審批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全部進大廳,實行網上辦理。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實施收費目錄清單動態管理。完成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項目清理工作。全面推行“先照后證”,建立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冊等制度。進一步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激發基層發展活力,提升行政機關辦事效率。

優化投融資體系。要加快區級平臺公司重組與市場化改造,積極搭建對接市場的產業板塊、資產管理板塊、金融板塊,探索設立股權基金、產業基金,加快建立起能夠對城市建設、實體經濟有較強支撐作用的資本運作體系。積極對接基金、證券、租賃等金融機構,推進債券發行。完成區農信社改組為商業銀行。提升區擔保機構擔保能力,破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加大對外開放力度。要堅持以開放帶動創新,推進改革,促進發展。主動對接“一帶一路”、中韓自貿區、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提升區域開放水平。全力爭創省級出口基地,力促北方戴納索等企業形成新的出口增量,全年外貿出口力爭突破7000萬美元。

(八)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群眾在共治共建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努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建設區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二是建設區全民健身中心;三是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四是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和改擴建學校各1所;五是改造社區服務中心5個;六是新增市民活動廣場3萬平方米以上,建設社區室外活動廣場5個;七是實施棄管小區物業化管理5個以上;八是改造城區旱廁為水沖公廁5個;九是實施“暖房子工程”35萬平方米;十是提供城市便民停車位500個以上。

堅決兜住民生底線。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繼續控制在3%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深入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依法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和基金征繳。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加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保持貧困人口靜態為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實現城鄉低保家庭取暖救助全覆蓋。

進一步促進社會事業繁榮發展。要繼續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創建省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擴大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覆蓋率,實現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全覆蓋。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成全市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任務。進一步提升基層基本公共衛生一體化管理服務水平,持續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繼續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全面落實兩孩政策。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管理,全力維護社會安全和諧穩定。啟動“七五”普法。做好新一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不斷推動民族宗教、防震減災、雙擁共建、老齡慈善、物價、殘疾人、婦女兒童、青教、紅十字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爭先升位。

各位代表,實現“十三五”宏偉藍圖,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我們將努力做到:

——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堅持“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做到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事業忠誠,真抓實干,說過的話,作出的承諾,必須全部兌現。

——勇于擔當、善于擔當、體現擔當,主動作為、善謀善為,全面提高政府執行力,建立更加有效的績效考評體系,確保政府各項任務件件有人盯牢,事事有人落實。

——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大力推進政府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創業環境。

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堅決啃下幾塊硬骨頭。這里,我要向各位代表特別報告的是,2016年,五項具有標志性、節點意義的工作必須完成。一是盤錦精細化工企業孵化基地和沙發產業創業園竣工投入使用,項目入駐率超過80%;二是遼河新城站前廣場完成一級土地整理,啟動站前廣場建設,推動火車站東站房建設獲批,在此基礎上力爭實現開工;三是完成《遼河水上游規劃》編制,實施遼河旅游城區段開發,實現遼河城區至盤錦鼎翔段部分航道通航;四是實現城北街西段道路貫通;五是完成今年的3737戶棚改任務,推進2015年棚改在建工程順利實施,組織2014年棚改項目陸續回遷。同時,十件民生實事件件抓早落實。

各位代表,美好藍圖已經描繪,“十三五”正在揚帆起航。讓我們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堅定意志、改革創新、砥礪奮進,按照“一帶三區”發展總布局,為實現全面轉型升級,走向全面協調發展,建設富庶文明和諧生態的濱河新型城區而努力奮斗!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2000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06000634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202000072號

聯系電話:0427-23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