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中文字幕_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_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雙區政辦發〔2017〕20號盤錦市雙臺子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雙臺子區提升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7-11-19 瀏覽次數:635

 各街、鎮,區政府各相關部門,產業園區管委會: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雙臺子區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雙臺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2月17日

 

 

 

 

 

 

雙臺子區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計劃

 

    按照《中共盤錦市委關于落實“四個著力”實現全面轉型走向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總體要求,以《盤錦市關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指導,為盡早讓雙臺子區企業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結合雙臺子區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主要目標

    到2019年,完善企業自主創新體系,深化政產學研用結合,構建以精細化工產業為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把老區打造成為產業集群、項目集聚、要素集成、發展集約的創業創新之城。

    —自主創新企業大量涌現。重點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產業規模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到2019年,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60家,培育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30家,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2家。

    —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高。到2019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2.5%,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科技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3%,具有創新能力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以上擁有專利,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50件,每年開展核心技術攻關2項。

    —區域創新體系趨于完善。到2019年,市級以上產業研究院達到4家,主導產業領域分別建立10個以上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和創新聯盟,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建有研發機構。全區建成3家眾創空間,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

    —自主創新環境明顯改善。到2019年,培養和集聚一支適應創新型城市要求的高素質創新人才隊伍,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5人以上,全區高技能人才超過4000人。科技資源開放配置、創新資源共享和服務的能力明顯提高,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園區國際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建設人才公寓1.5萬平方米,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政策、文化環境。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

1.培育壯大小巨人企業。借鑒先進地區小巨人企業工作經驗,通過“創辦一批、孵化一批、轉型一批、引進一批”的培育方式,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一批業績良好,極具發展潛力和培育價值的、處于成長初期的企業快速成長,成為行業中或本區域的“小巨人”,促進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形成小巨人企業蓬勃發展新態勢。重點培育鍵凱、精標化工、聚石金、錦聚材料、佳合晟世等科技型企業,2017年,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19家。到2019年,小巨人企業總數達30家。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三鑫路用、格林凱默、恒生塑材、恒躍印刷等一批創新實力強、科技優勢明顯、產業化程度高的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家;到2019年,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累計總數超過5家。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國稅局、區地稅局

    3.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以催化劑產業為方向,重點培育科萊恩華錦催化劑(盤錦)有限公司、中觸媒遼河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盤錦鑫安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打造催化劑創新型領軍企業;以科技園為平臺,培育盤錦格林凱默科技有限公司、遼寧鍵凱科技有限公司、盤錦佳合晟世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打造醫藥中間體創新型領軍企業;以華錦集團為依托,重點培育遼寧北方戴納索合成橡膠有限公司、遼寧北化魯華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打造華錦集團下游產業鏈創新型領軍企業;以印刷包裝產業為方向,重點培育遼寧恒躍印刷包裝有限公司,打造印刷包裝創新型領軍企業。2017年培育1家創新型領軍企業;到2019年,培育3家創新型領軍企業。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二)實施企業創新體系構建工程

    4.建設企業研發機構。加快構建企業研發機構,全面提升企業持續創新能力。重點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大力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引導和支持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開展多種形式合作,推進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2017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建有研發機構;到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建有研發機構。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5.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圍繞重點產業加快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引進和建設。深度對接北理工化學與化工研究院,做實盤錦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深度對接天津大學,成立盤錦催化劑研究院;深度對接中觸媒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機構,成立遼寧精細化工技術研究中心;深度對接大連化學物理所,成立盤錦催化劑研發應用中心。2017年,建設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達到2家;到2019年,研究院總數達到4家。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6.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及聯盟。鼓勵遼寧恒躍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盤錦鑫安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盤錦恒生塑材改性制品有限公司等現有企業加大產學研合作,通過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協作配套,實現產業上下游的有機銜接。創新平臺與聯盟要聚集創新資源共同攻關,聚集資源聯合推廣市場,填補產業鏈缺失環節的技術、產品和企業,不斷完善全區產業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水平。2017年,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和創新聯盟1家;到2019年,力爭在主導產業領域建立2個以上產業技術創新平臺,2個以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7.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科技產業“高端鏈”計劃,依托研究院和高新技術企業,根據我區精細化工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組織遼寧鍵凱科技有限公司、盤錦格林凱默科技有限公司、盤錦鑫安源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重大技術攻關,提高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水平。每年開展核心技術攻關1項。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8.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投入格局,形成財政科技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科技金融為后盾的科技投入“三駕馬車”新格局。2017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GDP比例達2.0%;到2019年,小巨人科技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3%,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GDP比例達2.5%。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區財政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金融辦

9.推動制造業企業提升。推動產業園區、科技園內科技型制造業企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生長,通過“互聯網+”模式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創新能力與服務水平,推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制造業擴大品種、提高質量、增進服務、延伸產業鏈。通過三年努力,促進制造業整體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三)實施創新人才集聚工程

10.提升企業家創新素質。邀請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對重點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現代科技和管理知識專題培訓,組織企業家到國內優秀創新企業參觀考察,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戰略眼光、開拓創新意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企業家。全年組織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培訓15人次以上。

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經信局

11.大力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圍繞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以及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育計劃,努力培養一批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具有國際視野、懂經營會管理的高層次復合人才。2017年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1人,急需緊缺型人才15人;到2019年,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5人,急需緊缺型人才50人。

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經信局、區經合局

12.實施高技能人才雙源培養工程。大力發展中高等職業教育和企業職工的技能培訓,著力培養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生產一線創新人才,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隊伍。2017年,新增高技能人才70人;到2019年,高技能人才超過4000人。

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發改局、區經信局、區教育局、區總工會

13.推動建立企業人才激勵機制。推動企業加快建立創新驅動發展內部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以股權、期權、分紅權等多種激勵方式,讓科研人員與其創新成果收益對接,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支持企業建立創新項目競聘機制,引進聚集一批經驗豐富、創新能力突出的企業家、創新型領軍人才、科技研發帶頭人、項目創新骨干等到企業任職或兼職。

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經信局

(四)實施創新國 際化工程

14.推動科技型企業“走出去”。引導和鼓勵本區科技型企業廣泛參與國際科技合作,依托國際科技資源提升自身競爭力。鼓勵支持科技型骨干龍頭企業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在境外設立或收購研發機構,積極引進國外創新團隊,提升配置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與水平。鼓勵企業參與國際間技術創新活動,通過聯合研發、定向研發、收購技術等多種形式,迅速切入創新鏈的高端環節,積極搶占行業制高點。到2019年,力爭實現龍頭企業海外研發機構布局1家。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商務局

15.加快國際科技園區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國際水平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迅速提升我區科技創新軟硬件條件水平。加強與境外科技園區對接機制,著力深化與歐美、以色列、芬蘭等發達國家的科技園區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園區的管理經驗和模式,提升我區科技園區建設和服務水平。2017年,完成國際先進園區調研工作。到2019年,力爭將遼寧盤錦精細化工產業園區建成國際科技合作園區。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16.吸引國際資源“走進來”。在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領域,按照國際一流“高端鏈”產業的要求,鼓勵企業通過國際合作、合作開發等方式,承接轉化一批國際先進技術,帶動我區企業從產品配套向整機產品轉型,不斷擴大國際產業鏈的影響力。定期組織國際技術交流活動,全面提升我區企業承接國際技術轉移的能力和水平。鼓勵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科技人才交流活動,以短期工作或柔性工作方式聘請國外科技人才,提升企業的成果轉化能力。配合上級指導部門,每年參加1次國際技術交流活動。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人社局、區商務局、區經合局

(五)實施科技金融服務工程

17.搭建創新創業基金平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開展天使投資,投向創新創業各個領域,重點培育和扶持處于初創期、起步期的科技型企業。與社會資本合作成立創業投資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推動創新企業發展。

牽頭單位:區發改局

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財政局、區商務局、區金融辦

(六)實施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18.建設更為完善的綜合服務體系。吸引集聚國際創新創業資源,通過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等方式,引進海外孵化器先進的管理經驗、先進技術,主動創新服務模式。主動創新服務模式,著力打造多元化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配套服務設施,完善國際化發展的軟硬環境;加快建設第三方專業服務平臺,構建支撐企業國際化發展的中介服務體系;豐富服務內容,建設“一刻鐘園區服務圈”以及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綜合服務,加快建設多元化、高標準的國際化服務體系。按照上級部門要求,規范建立產業園區國際化服務體系。

牽頭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經信局、區教育局、區人社局、區商務局、區市監局、區審批局、區經合局、區金融辦

19.搭建創新創業信息共享平臺。加強創新創業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研究制定“一站式”公共服務系統建設方案,整合匯集公共服務信息資源,建設政務資源庫,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2017年,配合上級部門,完成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及政務數據信息庫建設。

牽頭單位:區網格中心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發改局、區經信局

20.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網絡平臺。提高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利用效率,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網絡,建設資源配置優化、運行管理規范、共享服務高效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網上服務平臺。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

21.搭建創新創業成果交易平臺。配合上級指導部門,建設科技成果電子商務市場,完善提升網上技術市場交易體系;開發和推廣適合中小微企業使用的技術合同網上登記系統,引導中小微企業利用信息網絡獲得先進適用技術。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人社局、區教育局、區財政局

22.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專利提升計劃,引導更多企業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專利執法力度,完善司法保護環境。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管理能力,重點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工作。鼓勵支持知識產權貿易、評價和信息服務等中介機構發展,加快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2017年,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40%以上擁有專利;到2019年60%以上規模以上科技型企業擁有專利。

牽頭單位:區經信局

責任單位:產業園區管委會、區市監局、區法制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雙臺子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經信局,負責日常具體事務,牽頭組織有關事項落實和政策實施。產業園區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設立工作機構,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加強對本地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工作的推動實施。

    (二)優化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優化“雙創”政策、人才集聚政策,落實國家鼓勵企業創新投入的各項政策措施,在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稅前抵扣、技術轉讓等鼓勵企業創新政策方面,加大財政資金對企業創新投入,不斷引導社會資金、企業自籌資金投入,最大限度激發全區企業的創新熱情和活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創新型企業。

    (三)強化監督考核。加強分類指導,建立監測評價機制,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各項重點任務推進和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定期總結和發布工作進展情況。建立由科技部門牽頭,統計和稅務等相關部門參加的考核小組,制定企業創新能力考評指標,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評估和考核,并將考核結構納入區績效考核。沒有創新機構和創新投入的企業及企業領導班子成員,不能參與區級先進評優,對創新工作取得突出業績的企業,給予通報表揚。

    (四)營造創新氛圍。重視引導企業創新文化建設和企業家精神培養,逐漸形成鼓勵創新的良性動力機制,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創新文化。運用各種媒體及現代信息傳播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宣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針政策、科技創新典型經驗和先進人物,大力培育創新意識和價值觀念。探索建立企業自主創新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激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創新環境,形成想創新、會創新、能創新、齊創新的生動局面。

附件:雙臺子區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計劃工作任務分解表

政辦發【2017】20號.xls
文件類型: .xls c8f2648c8c809bd66c598c254fade9c2.xls (23.50 KB)

 

foot_img_01.png

主辦單位:雙臺子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

網站標識碼:211102000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06000634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202000072號

聯系電話:0427-236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