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臺子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出臺背景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遼寧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雙臺子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二、《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應急預案》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遼寧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文件精神,對接并分解細化國務院、遼寧省政府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突出具有我區特色的工作內容。《應急預案》整體框架共包括工作原則、應急機構和職責、
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預防監測和預警機制、應急響應、災后安置、應急保障、獎勵與責任追究八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工作原則,一是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在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三是分級管理,快速反應。建立健全按災害級別分級管理、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管理體制,完善聯動協調和快速反應機制,做到快速、果斷、準確、有效應對突發地質災害。?
第二部分應急機構和職責,區政府成立雙臺子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區應急指揮部),區政府分管副區長擔任指揮部指揮長,區國土分局局長擔任副指揮長,成員單位由區民政局、財政局、住建局、農經局、商務局、文體局、衛計局、安監局、國土分局、水利總站、公安分局、消防大隊,各街鎮有關單位組成。其主要職責:一是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二是分析、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確定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方案;三是部署和組織有關部門和有關地區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援救;四是處理其他有關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的重要工作。
第三部分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地質災害規模按其險情、災情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級別。
第四部分預防監測和預警機制,區國土分局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盤錦市雙臺子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制定本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上報政府發布實施。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要明確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威脅對象和范圍,明確重點防范期和值班制度,制定防范措施,確定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負責人等。
第五部分應急響應,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遵循分級響應程序,根據地質災害的等級確定相應級別的應急機構。
第六部分災后安置,地質災害發生后,政府要做好災區群眾的政治思想工作,穩定群眾情緒,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盡快恢復生產,及時部署地質災害治理工作,組織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的群眾避讓搬遷,協調處置善后工作。民政局等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做好救災物資調配和災民安置工作。宣傳部門要加強協調和指導,組織新聞單位及時、準確、客觀地報道搶險救災的工作情況。
第七部分應急保障,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國土局部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基層群眾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險疏散。
第八部分獎勵與責任追究,對在地質災害應急工作中貢獻突出需表彰獎勵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及時按本預案報告地質災害災情信息,不服從指揮調度,不認真負責造成嚴重后果及重大影響的,依法追究單位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