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科技創新是重塑生產力的基本要素。
圍繞科技創新,優化創新生態,培育新質生產力,雙臺子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部署,聚焦“立足盤錦、面向遼寧、輻射東北、服務全國”、打造國家級精細化工中試基地的發展目標,充分依托中試平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緊密結合,不斷完善運行管理模式,提升配套服務能力,高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持續夯實“硬件”,突破空間局限,不斷提升中試基地擴容升級。一方面全速推動中試基地C區提升改造和新建D區建設,另一方面將孵化基地A、B區納入中試基地范圍,并盡快啟動改造升級工作。全部完工后,中試基地將擁有符合各類標準的中試車間58棟,為中試基地長遠發展空間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時,秉持“開放共享”原則,持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中試線(設備)建設,強化配套服務能力。結合對接中試項目實際需求,目前已建成氧化酯化、數字化中試等4條專業化中試公共線,正在建設百噸級加氫、生物質催化精煉2條專業化中試公共線,有效滿足各類中試試驗場景需要,實現中試裝置循環利用,進一步降低中試項目建設成本,縮短科技成果轉化周期。
“雙臺子區的科技成果創新生態持續完善,中試基地確定的‘院企合作模式’‘社會企業模式’‘院所聯合模式’和‘自主發展模式’四種項目產業化模式是非常符合現在市場現狀的,我們格林凱默目前就是‘社會企業模式’。期間,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就廠房搭建、設備裝置等方面給予了技術和服務指導,幫助企業順利中試和產業化,當年實現產值7000萬元。截至三季度,企業總產值達1.4億元,進入四季度以來,產品訂單量增加,在產車間滿負荷生產,預計全年產值可達2億元?!北P錦格林凱默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提升“硬件”保障基礎上,持續完善“軟件”配套,進一步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全力構建公共服務、技術創新、產業轉化、實體運營四位一體平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系統制定《關于規范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運營管理的實施方案》《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基地項目準入、退出管理辦法》等一系列中試基地管理制度,特別是明確了以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為主導,遼寧精細化工產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為載體的“管委會+公司”運營管理模式,為中試基地高質高效發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堅持中試“數字化”,充分發揮中試基地“數智中心”探索驗證數字化模擬中試作用,打造中試在線質量控制、中試車間物料規劃與控制、中試生產過程追溯、可視化過程監控和生產狀態分析等功能,通過模擬驗證和實操驗證相結合,大幅降低試驗風險和試錯成本,為中試項目產業化設計積累數據資料。
“中試基地是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轉化的重要通道與橋梁。我們充分依托雙臺子區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優勢,著力圍繞‘三新’等精細化工產業的尖端產品創制、概念產品試制、緊缺產品研制、具有產業化需求項目進行招商引資,建立中試項目庫,努力形成中試項目轉化一批、中試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的梯次跟進發展的良好運營局面。”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招商部負責人介紹道。
截至目前,中試基地正在中試、在建以及儲備中試項目共計20個,技術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3個、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等其他高等院??蒲性核?個、各地科技企業14個,均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技術源;正在中試項目3個、在建中試項目5個、儲備中試項目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