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躍池塘富農家
從昔日零散養殖到如今規模化發展,從技術瓶頸制約到科學養殖普及,雙臺子區的水產養殖產業正實現華麗轉身。眼下,一個個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養殖池塘成為農戶增收的“聚寶盆”,產業發展的強勁脈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產業轉型離不開專業技術支撐。為幫助養殖戶破解技術難題,雙臺子區農業農村局主動作為,多次組織農業專家、苗種及飼料企業技術人員深入養殖一線,將技術指導送到養殖戶“家門口”。技術團隊圍繞蝦苗培育、水質調控、病害防治等關鍵環節,通過現場講解、實操演示等方式,為養殖戶提供“一對一”精準指導,有效幫助養殖戶規避養殖風險、少走彎路,切實提升養殖效益,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方面,金花源養殖公司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成為產業發展的“排頭兵”。該公司依托先進的苗種篩選技術,成功培育出品質優良、抗病性強的羅氏沼蝦和南美白對蝦苗種。同時,公司組建專業團隊,一邊向周邊農戶積極推廣科學養殖技術,帶動農戶標準化養殖;一邊全力拓展銷售市場,通過對接商超、電商平臺及批發市場等渠道,讓雙臺子區的蝦產品走出本地,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不僅提升了產品知名度,更帶動周邊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
高效的養殖模式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讓養殖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據統計,雙臺子區羅氏沼蝦養殖畝產可達500~700斤,畝均收益高達25000-35000元;南美白對蝦養殖畝產達800~1000斤,畝均收益達8500-11900元。高收益的養殖成果,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水產養殖隊伍,形成了“企業引領、農戶參與、抱團發展”的良好格局。
從技術賦能到市場拓寬,從模式優化到效益提升,雙臺子區水產養殖產業正以蓬勃的發展態勢,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未來,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這片水域將持續迸發活力,為當地群眾帶來更多致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