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遼河”金名片越擦越亮
五年砥礪,文旅芬芳。
“十四五”以來,雙臺子區以文化為魂、旅游為脈,以巧思破局、以實干聚力,一系列有溫度、有特色、有活力的創新舉措,讓文旅融合的火花點亮城市肌理,讓公共服務的暖流浸潤千家萬戶,為雙臺子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文旅動能,繪就一幅“景美、文興、民歡”的幸福畫卷。
文旅融合的“創新火花”
在多元探索中綻放光彩
深耕“遼河+”旅游品牌,持續優化“春踏青、夏賞荷、秋觀燈、冬戲雪”的四季精品旅游路線,讓自然稟賦與人文魅力碰撞出別樣精彩。遼河濕地萬人徒步大會已成為區域亮麗名片,吸引無數運動愛好者紛至沓來;非遺市集的煙火氣、老城美食的市井香,讓“運動+文旅”的模式煥發強勁吸引力。遼河濕地國際燈會化身水城夜晚的“流量擔當”,連續四屆點亮團圓之夜。荷花文化節夏日綻放,文化演出與千畝荷花美景交融,營造出“醉”迷人的景致。冰雪嘉年華里,妙趣橫生的冰雪項目、廣闊的兒童嬉雪樂園,為凜冽冬日帶來無盡歡樂。四季文旅品牌已成為“遼河+”布局中最耀眼的季節性文旅地標。
遼河碑林公園景區成功獲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助力雙臺子區打造出全方位文旅體驗新地標。天誠·霍比特游樂小鎮以童話般的場景,成為親子家庭的“歡樂新天地”。依托國家級平臺優勢,遼河書法院應運而生,讓書畫佳作與古碑石刻相映成趣。更有“碑林書法故事”短視頻全網傳播,碑刻直播帶網友“云游”碑林,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讓靜態碑林“活”了起來。書法文創、名家畫展、研學實踐等活動接連上演,讓文化傳承在歡聲笑語中落地生根。
核心商圈與商旅驛站雙向賦能,激活消費新活力。雙臺城文旅商業綜合體化身“歡慶打卡地”,春節的紅燈籠、元宵節的燈謎會、中秋節的賞月宴,搭配非遺市集、漢服巡游、盛世祈福等互動活動,讓節日氛圍感拉滿,以文旅活動點燃消費熱情。“盤錦有禮”門店與城市旅游集散中心聯動發力,整合“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構建起獨具遼河濕地特色的旅游集散地,讓每一位游客都能舒心而來、滿意而歸。
公共文化服務的“幸福溫度”
在精細化供給中不斷升溫
依托盤錦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成果,雙臺子區打破服務壁壘,將文化惠民的陽光灑向城鄉每一個角落。區文化館、圖書館優化功能分區,增設專屬活動場地,為上班族打造“下班后的文化充電站”,為學生們開辟“周末的知識樂園”;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正式上線,區、街鎮、社區(村)三級圖書資源實現數字化共享,通借通還服務讓市民“指尖輕點,好書到家”,智慧化升級讓公共文化服務跑出“加速度”。
文化供給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原創舞臺劇《信仰的力量》、傳統歌舞《領航》驚艷亮相各級舞臺,傳遞時代正能量;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基層群眾,把精彩演出、實用書籍、文化輔導送到百姓身邊。無論是戲曲演唱、書法培訓,還是非遺體驗、攝影展覽,覆蓋全年齡段的文化活動,讓文化館、文化站、文化廣場真正成為群眾的“幸福樂園”。
非遺傳承與文物保護齊頭并進,非遺匠人登臺獻藝、傳承人手把手教技藝,讓傳統技藝在展銷互動中“活態傳承”;文保單位常態化巡查、精細化管護,為歷史遺產筑牢“安全屏障”,讓千年文脈代代相傳。
全民健身的“活力熱潮”
讓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讓主動健身成為大眾擁抱健康生活的自覺選擇。職工健康行、匹克球體驗、青少年籃球聯賽、老年人太極拳比賽、槳板挑戰賽、鄉村社區趣味運動會、擊劍公開賽等體育賽事接連上演,點燃全民運動熱情。聚焦群眾“家門口健身”需求,在遼河岸邊、城鄉廣場、公園綠地等場所安裝體育健身器材88套、500余件,織密覆蓋全民“15分鐘健身圈”,讓運動的身影遍布城市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