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子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按照生態環境部《關于開展2018年度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中央項目儲備庫建設的通知》(環辦規財函〔2018〕37號)和遼寧省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遼寧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遼環發〔2018〕24號)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結合我區農村環境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整治差距、范圍及問題
整治差距:雙臺子區下轄2個鎮9個行政村(涉農),已全域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18年底前擬開展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行政村為5個。
整治范圍:2018年底前擬開展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村為5個,分別是統一鎮后腰村、光正臺村;陸家鎮陸家村、任家村、友誼村。擬開展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行政村屬于遼河流域。
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衛生潔具、洗衣機、沐浴設施等走進平常百姓家,居民日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因受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完善和處理水平偏低等因素制約,大量農村污水未處理到位就經溝渠直接或間接排入河道,造成農村水體、土壤污染,影響農產品的無公害生長。
二、預期整治目標與技術路線
2018年目標為完成5個行政村的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2019年確保正常運行并實現達標排放。
項目建成后可使農村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排放標準為一級B標準。
三、整治內容及措施
2018年擬在5個行政村開展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居戶便廁排水以化糞池收集進行初步厭氧處理、洗漱和餐飲排水經隔油井攔截油污后與化糞池排水統一收集匯入污水主管線,主管線一定間距設檢查井,污水經自壓流淌到設備區均質提升池,緩沖均質后污水經機泵自動提升至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設備根據盤錦地質氣候特點采用MBBR工藝進行處理,處理后污水排入村周邊渠,用于灌溉或外排自然環境。設計出水水質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B標準。該污水處理模式主要優點為出水水質較好,整個處理過程不產生污泥,在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水平的同時,可杜絕二次污染,可有效保障試點村生態環境質量。
四、資金測算與籌措
雙臺子區2018年開展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的村為5個,受益人口為8600人。項目計劃總投資為3316.8萬元,申請中央專項資金1934.8萬元,地方政府投資1382萬元。主要解決農村居民改廁入戶和下水收集處理問題,實施戶用化糞池、污水收集管線、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落實責任體制。成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區環保局負責爭取資金,區住建局負責工程招投標、質量、工程進度,各鎮政府負責工程具體實施工作。
(二)嚴把質量關,確保工程高效優質。處理設備和管材及附屬材料必須出具制造公司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質檢報告等。實行監理制度,保障工程質量。
(三)多方參與協調,形成齊抓共管的管理格局。提前做好村民的溝通協調工作,避免出現窩工、阻工現象,發現問題要第一時間解決;施工單位、相關部門、鎮政府及村委會要共同派專人負責工程質量、進度及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通報工作進度。
六、效益分析
開展生活污水納管收集和集中處理的村莊,處理能力要達到常住人口污水產生量的80%以上,收益人口達8600人。將為水資源環境及農村生活環境帶來極大的改善,對實現經濟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附件:盤錦市雙臺子區2018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