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東明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我區網絡食品安全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趙東明委員給我們提出的建議。
關于加強我區網絡食品安全的問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自2018年11月份按照省局《關于印發遼寧省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遼食藥監辦餐〔2018〕145號)文件要求開展了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深入全區8個街(鎮),對轄區的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等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重點檢查網絡訂餐單位是否持有有效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是否在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真實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含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等信息;網上公示許可證與實際許可證是否一致;經營地址、項目等信息與實體店是否一致;經營場所衛生狀況、加工操作過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購、餐飲具消毒、食品用包裝材料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等內容。重點打擊未開展實名登記和資質審查、無證從事餐飲服務和使用假冒偽劣食品、無證食品、過期變質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幫助網絡訂餐服務單位查找薄弱環節,指導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入網絡訂餐單位都持有許可證經營,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量化等級等信息進行公示。對現場加工場所衛生較差、三防設施不到位、索證索票和從業人員健康證不齊全等情況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累計檢查入網供餐單位462家,出動執法人員120人次。對檢查出的26家入網餐飲提供服務單位的許可證過期未及時更換等問題進行更正,累計排查存在問題數據36條。實現線上線下一致。同時,強化對美團、餓了么、跑跑跑等第三方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的監管,認真落實《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指導他們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且監督各項制度的落實。在2019年4月18日同區檢察院共同對第三方網絡服務單位進行了行政約談。督促第三方網絡服務單位加強日常管理,確保網絡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不受侵害。
希望趙東明委員繼續關心、支持我區的餐飲食品安全工作,提出更好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區餐飲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網購”已經成為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通過互聯網獲取藥品更是因為其方便、快捷受到公眾青睞。
2018年2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稱,為加強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規范藥品網絡銷售行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總局起草了《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該辦法將移動互聯網上的藥品銷售行為納入監管,網售藥品堅持線上線下一致的原則,線上銷售的藥品必須經過藥監部門許可,才能在線上銷售;線上銷售藥品的企業必須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才能在線上開展藥品交易活動,并再次強調,暫時仍禁止向個人消費者網售處方藥,禁止單體藥店網售藥品。同時,《辦法》還要求銷售對象為個人消費者的,還應當建立在線藥學服務制度,配備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銷售對象為個人消費者的,還應當展示《執業藥師注冊證》;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的網站不得通過網絡發布處方藥信息;為向個人消費者售藥提供交易服務的平臺還應當具備在線藥學服務、消費者評價等功能;藥品網絡交易服務平臺提供者應當保存平臺上的藥品展示信息、交易與咨詢記錄、銷售憑證、評價與投訴信息,保存期限應當在5年以上;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公開消費者個人信息。
互聯網藥品交易由于復雜性、無界性、隱蔽性和變化快等特點,為互聯網藥品打假帶來嚴峻的挑戰。網絡僅僅是一個藥品銷售和流通的新興領域,最終的藥品安全風險還是在線下的藥品生產和經營者,所以,網絡藥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最終還是體現在全社會的藥品生產和經營者的安全水平提高上。因此,政府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監管既要著力強化網絡藥品制售監控,加大監督檢查和打擊的力度,讓造假者受到嚴罰,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線下的藥品生產、經營者的藥品安全和線上的網絡平臺的銷售實施一體化藥品監管。藥品安全無小事,由于網絡售假牽涉到IP地址所在地、違法經營地、藥品交付地、損害結果發生地等多個場所,且信息發布、假藥寄遞、贓款收取等各個環節分離,跨越多個監管領域,致使打擊難度越來越大。對此,一方面,市場監管部門將補齊法治短板,強化監管力度,不但要加強線下的藥品安全管理,還要緊盯“線上”,盡快實現對網絡平臺和線下企業的雙重監管,構筑藥品消費者的健康防線;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也將充分與相關部門合作利用信息技術,對線下的藥品生產、經營者的藥品安全和線上的網絡平臺的銷售實施一體化監管。同時,廣大消費者也要保持警惕,提高藥品安全意識,切勿輕信虛假宣傳,認準正規產品和正規渠道,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盤錦市雙臺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