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 創優服務 織好社會保障之網
一直以來,雙臺子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就業民生、人事人才、助企紓困、勞動維權等重點領域都取得良好成效。特別是今年以來,雙臺子區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開展,以良好的風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全面推進就業,增進人民福祉。全區實現新增城鎮就業3319人,完成年計劃4300人的77%;全區實現新增創業2300人,帶動就業4000人,完成年計劃的100%,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動態為零。全面做好穩就業工作,堅持線上線下服務并舉,累計舉辦招聘會35場次,其中線上招聘會32場,線下招聘會3場。吸引各類用工單位1001家,發布就業信息7927條,提供就業崗位3922個,有2027人與企業達成初步就業意向,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空中鵲橋”。充分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孵化基地為支點,積極落實創業獎補政策,鼓勵有創業愿望的勞動者創業,開展2個班期“創業大講堂”活動,共計培訓200余人,促成互幫互助,輻射帶動的良好創業氛圍。全民創業孵化基地孵化企業14家,帶動就業57人;扶持創業帶頭人107人,帶動就業339人;征集創業項目20個,遴選創業導師10人。積極引導創業、創新團隊參加全國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盤錦市“中藍杯”選拔賽,推薦項目20個,其中“高效制備環戊二烯”項目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深挖技能培訓效能,積極開展“普惠性培訓”工作,累計開設4個班期培訓148人次,公益性培訓教學受到學員的高度好評。兜牢就業民生底線,落實穩崗返還、階段性緩繳、失業保險保障擴圍、總費率為1%的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等政策,為1049戶符合條件的單位審核,并由市直相關部門發放資金310余萬元。年初至今,失業補助金領取新增122人,發放失業補助金8.3萬元。
強化筑巢引鳳,助力人才強區。多措并舉加快人才引進,強化企業人才需求調查,對全區50家重點企業開展人才需求調查,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招才引才。依托市級線上招聘活動走出去招才引智,積極組織各類企業參加共計4場2022年“走進江蘇走進高校”春季省內、外人才網絡招聘等活動。截至目前引進各類人才527人,其中高層次人才3人。持續做好重點項目人才服務,向遼寧(盤錦)精細化工中試示范基地派駐人才服務專員,在人才落地等方面實行“一站式”服務,建立職稱評聘、人才待遇兌現、人才需求引進“綠色通道”助力中試示范基地建設。
堅持民生為本,保障服務更優。優化流程,讓群眾辦事“省心”,針對辦事手續繁瑣、辦理時間過長、群眾重復來跑等行風問題,創新“簡繁”互換模式,實施行政審批大廳前臺綜合受理,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受理業務后“化簡為繁”,實施后臺分類審批,受理窗口出件,通過政策流程內部運轉,全面優化簡化辦事流程,實現了群眾辦事“只進一門、只到一窗、一站式服務”。開展“局長走流程”活動,聚焦業務領域的個人辦理失業登記等10項重點任務,采取線上體驗、線下窗口調研等形式,親身體驗辦事流程,尋找服務“痛點”、辦事“堵點”。助企紓困,讓企業辦事“順心”,以“人社系統黨建+行風+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為載體,面向盤錦精細化工產業開發區、各街鎮轄區企業開展“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專項活動,制作人社領域助企紓困政策宣傳手冊送到企業,圍繞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緩繳,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進行了細致講解,受到了企業歡迎。行風建設工作被上級人社部門高度認可,2021年度人服中心被人社部評為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窗口單位。
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積極宣傳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開展根治欠薪“四季”攻堅行動,著力解決欠薪問題。多次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勞動合同簽訂等專項執法行動,對不簽訂勞動合同、違法超時加班等違法行為進行整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開通以調為主、調裁結合的綠色通道,實現了案件快立、快審、快調、快裁,提高了案件辦案質量。截至目前,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共受理并化解欠薪案件10件,涉及161人,涉及金額176.644萬元。勞動仲裁接到勞動爭議案件91件,其中68件予以立案,23件不予受理,涉案金額共計472.92萬元。根治欠薪工作得到上級部門認可,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獲評全國根治欠薪工作先進集體。